首先為了讓人間佛教有特殊的內涵,我不能不考慮哲學思想上的建立,所以歷年來國際佛光會召開世界會員大會,每次我都發表一篇主題演說,例如,《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圓滿與自在》《自然與生命》《公是與公非》《人間與生活》《發心與發展》《自覺與行佛》《化世與益人》等,這些都是我在這十年期間所醞釀的思想。甚至對當代的問題,如戰爭與和平、宗教之間、族群問題、生態環保、安樂死、優生保健法、生命教育、生死學等,我都給予重新詮釋。
為了詮釋這些問題,我在世界各地舉辦講座,或是召開座談會,現在都已經結集出書。尤其我在《怎樣做個佛光人》裡,提倡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有因果觀念、有慚恥美德、有容人雅量”;佛光人“不私收徒弟、不私蓄金錢、不私建道場、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化緣、不私自請託、不私置產業、不私造飲食”;佛光人“以佛法為重、以世法為輕,以道情為重、以俗情為輕,以實踐為重、以空談為輕,以是非為重、以利害為輕” ;佛光人“不以經懺為職業、不以遊方為逍遙、不以自了為修行、不以無求為清高”;佛光人要“光榮歸於佛陀、利益歸於常住、成就歸於大眾、功德歸於檀那”。
我也替佛光山設立“參禪規約”,並且為建設人間佛教規劃藍圖。在佛光山,我以“全面照顧一個人的生老病死,讓人的一生都能在佛光山完成”為發展藍圖;對社會,從個人的新生,到家庭佛化、社區佛化,乃至以服務社會為工作的意義,都加以敘述、闡揚。
在此期間,我為了替人間佛教做一些古今映照、傳統與現代融和的工作,因此把根本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提出來,作為人間佛教的思想依據。在戒學方面,我主張戒律是佛教的根本,是佛法的生命,是諸佛化世的本源,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戒律的重要,由此可見。但是戒律要合乎時代性,要合情、合理,要尊重人情、人性。當初佛陀也倡導“小小戒可舍”,現在的憲法都能順應時代而改革,戒律也應該因時制宜,隨著時代發展而融通應變,但是在應世化俗之餘,不可過分方便而流於庸俗化,因為戒律必定是維護僧團最重要的法寶。
在定學方面,我認為不管在家、出家,佛光人都要有修身治心的法門。過去在台灣少有禪堂的設立,但現在佛光山在國內外的分別院,每家都設有禪堂和念佛堂。這也說明,佛光山雖然主張“八宗兼弘”,但重在“禪淨雙修”,多年來對此一直非常努力地在提倡、推動。
在慧學方面,佛教是不同於一般宗教的,就是有慧學般若,講究對宇宙人生真理的探討。遺憾的是,佛教徒大都重視信仰,不太重視閱藏讀經,所以佛光山在世界各地成立讀書會,目前大概有兩千個讀書會,至少有數百萬人在讀書。不過,若想提升佛教的慧學,大概還要看將來大家的深入程度了。
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主要是倡導生活的佛教,以促進人際間的和諧,帶來社會的公平,達到世界的相互尊重包容,讓所有人都能幸福安樂地生活為目標。所以,人間佛教希望大家講道德、守信用、明因果、持五戒;唯有發揚人間的美德,散發人性的光輝,才能共創人間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