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頌中,寂天菩薩以信心來完成傳統的禮敬頌,造此論並奉行其文義,帶給他莫大喜悅。一想到他的省思現在就可能有利於人,使他更為快樂。在歡喜和感謝的心境下,寂天菩薩開始講授本文。
暇滿人身甚難得,
不應虛度此生!
若未運用成自利,
何時再遇此良機?
以佛教徒的觀點來看,人身是非常難得的,寂天菩薩假設我們了解人身的珍貴,以及人身甚難得。他鼓勵我們思惟自身的優勢,把握機會用這個生命做有意義的事。
然而,這一生忽忽如白駒之過隙,未來無人可知。我已與僧團師兄師姊一同老去,我看到許多朋友死去,或在身體、心智上遭逢劇變。雖然眼前我們的生命看起來離完美甚遠,然而我們有絕佳的機會,我們有智慧,有老師和法教,至少有意研讀經論並從事禪修。但我們之中有些人可能會在今年結束之前死去,有些人可能會在五年之內由於病重或過於痛苦而無法專心研讀佛教經論,更別提依教奉行了。此外,許多人會更加沉迷於追逐俗務——花上兩年、十年、二十年或餘生——再也無暇從只顧自己的桎梏中超脫出來了。
未來的外在情況如戰爭或暴力,也許會當道,使我們沒有時間誠實地自省,這極有可能發生。再不然,我們可能墮入過多享受的陷阱。當生活安逸、奢侈而舒適,不會有太多的痛苦讓我們從世俗引誘中掉頭,我們就會顧盼自得,對眾生的痛苦冷眼相看。
佛陀向我們保證,人身是最理想的,苦樂剛好參半,因此我們不在虛擲這珍貴的福報。
就像在暗夜中的一道閃電,
照明烏雲所遮蔽的一切;
同樣,由於佛陀的威德力,
世人會萌生短暫的善念。
看啊!世人的善行全然脆弱,
除了圓滿的菩提心之外,
什麼也不能夠抗拒
惡念的強大力量。
第五和第六頌中,描述了初發菩提心的短暫、脆弱。大乘佛法通常告訴我們煩惱雜染(neurosis)短暫無常又無有實體,如藍天上的雲朵。當我們情緒擾動時,佛、菩薩並不將我們看成愚癡或無可救藥的;他們僅將我們的痴惑當作天氣轉壞。天氣瞬息萬變,掠過我們虛空般的心。
但第五和第六頌並不是佛、菩薩的觀點,而是我們的觀點。是我們感覺困在雲後動彈不得:也許我們短缺了什麼,也許我們太怯弱,想要偶爾瞥見天空都太困難、太痛苦。我們不時從自己或他人口中聽到這類說法。
若不再將眼前的困難視為堅實而永存的,不再相信它們是“我”,我們便大可以說:“這只是天氣,會過去的,這不是本初狀態。”從寂天菩薩看來,菩提心的靈光一現,就具備了強大的力道。每個人都知道云開霧散——即使只是一瞬間——感受到自己的潛力和可能性是怎樣的情形。如果沒有這樣的開頭和其後相續的靈光,我們不會有心去探索這條道路。
大威德的諸佛經過多劫思惟,
發覺只有菩提心,
能夠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引領他們獲得最勝妙的安樂。
寂天菩薩知道我們可以信任菩提心的靈光一現,如果認出它並滋養牠,菩提心便會增長。覺者經過多劫思惟,發覺唯有菩提心的良善,才能使我們不耽溺在固有的自我中心之中。
到此,我們可能會問,菩提心何以有如此的力量?也許最簡單的答案是,它將我們從自我中心解救出來,讓我們拋棄障礙自己的習性;甚至可以說,我們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會是一個良機,讓我們為覺醒開發無比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