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每一樁勇敢的行為,無論自認成功與否,絕對在我們心裡會留下正面的習氣。一點點阻擋舊習氣的意願,都會帶來更大的勇氣,以及對他人更深的同理心。無論我們自覺有多麼窒礙難行,我們還是會永遠獲益。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再編造失敗主義者的情節,而以智慧來處理煩惱。
我充滿仇恨發動戰爭,
這將用盡我全部的熱情!
雖然這種情緒看似煩惱,
其實它會消滅煩惱,不容低估。
第四十三頌中,這種情緒就是嗔。雖然一般人視之為問題,寂天菩薩卻以同類療法,誓願以嗔止嗔。他滿懷熱情,帶著征服一切的戰士的精神和喜悅向前邁進。
我寧可被火焚燒,
甚至頭身分離,
也不願服侍或尊敬
我頑強的敵人——煩惱。
隨著時光流逝,我愈來癒了解這種熱情的決心和信心。一切操之在我:我不是選擇將一生投注在增強煩惱上,就是花在減弱煩惱上;不是繼續做它們的奴隸,就是認識到它們並無實體,視它們為自己強大有力、不可思議的能量。這樣便愈來愈清楚,哪一項選擇帶來更多痛苦,哪一項又將帶來自在和喜悅。
普通的敵人被逐出境外之後,
就會轉退他方,
等到元氣恢復後再俟機反攻。
可是煩惱沒有這種詭計。
無明煩惱會被慧眼識破!
被我心驅趕之後,還能往哪裡逃逸呢?
你還能從哪裡回來傷害我呢?
但,噢——我心衰弱,依然怠惰。
現在寂天菩薩談到光明面了。他非常歡喜能自煩惱中解脫,從第四十五頌到結尾,他表達了他的喜悅。
一旦知道煩惱被慧眼連根拔除,永不復返,快樂便隨之而來。一旦看到它們空空如也、瞬息變化的本質,它們的力量便蒸發了。吉噶·康楚仁波切記得,他們寺院中幼小的出家人,有多害怕每年的雪獅舞;待他們長大些,知道雪獅不是真的,只是戲服,他們便不再害怕。這是煩惱性空貼切的例子。
煩惱不在外,
不在六根內或兩者之間。
它若不住在任何地方,
那麼它們到底住在哪裡,何以能傷害眾生?
它們只是幻影
——不用害怕!
去除恐懼,努力觀照它們的本質!
何必要在地獄白白受苦呢?
寂天菩薩雖然運用了許多戰爭的意象,他其實並不是鼓勵我們和煩惱打仗。他請求我們仔細檢視它們,發覺它們虛妄的本質。下次你要生氣時,問問自己:“這煩惱住在哪裡?”它住在我生氣的對象之中?還是住在我的心識中?或在兩者之間?這怒氣的本質是什麼?誰在生氣?
也請仔細檢視你如何用念頭為煩惱火上加油。注視任何念頭,並問自己:這念頭來自何方?現在何處?然後去往哪裡?當你注視念頭的生、住、異、滅,如果你能找得到任何可以執持的實體,請第一個讓我知道。
我們在內心建立了一個異想世界,促使煩惱不斷升溫。然後,我們赫然發現異想並非實體,煩惱也沒有根據地,猶如大夢初醒一般。
我朋友的父親得了阿茲海默症。他以前是個易怒的人,自從他失去記憶,人就變了,因為他記不得自己在生什麼氣,他就沒法再為苦楚火上加油了。每當他火氣升高時,卻無法生氣下去,他一旦缺了編造情節的能力,生氣的原因便消失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經常這樣以正知來處理煩惱。如同寂天菩薩說的,我們的心有時候看起來既弱且懶,但令人鼓舞的是,我們無須苦苦奮鬥,敵人只是海市蜃樓。
我應這樣思惟,這樣修習,
受持菩薩戒。
如果不遵醫囑用藥,
如何能重獲健康呢?
正如病人不遵從醫囑,病就不會好;我們不實際應用,這些法教也幫不上忙。這可不是學術研究,我們可以每日念誦《入菩薩行》,煩惱卻仍不斷增長。這些法教是一種生活方式,若要喚醒菩提心,我們必須滋養牠,使之繁茂。每當自己被羈絆或忘乎所以時,就按照寂天菩薩的話來修習自心,應用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