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第二品 懺悔罪業(6)

[日期:2011-0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佩瑪丘卓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如果我虛度一生向外找尋協助——整容、遍尋治療方法、毒癮等等——死時就會找尋這類外在的事物。當我們睜大充滿恐懼的眼睛,會發現慣性反應一點幫助也沒有,但為時已晚。這是寂天菩薩嚴肅的告誡。

我們必須問自己:“我到底皈依什麼?”當我感到害怕、不悅或寂寞,我究竟皈依什麼?寂天菩薩指出,若皈依不可思議的菩提心,臨終時必有所得。

  所以從今天起,我要皈依佛——

  輪迴眾生的保護者,

  他利益一切眾生,

  他消除所有恐懼。

我也要皈依法——佛所親證的真理,

  它能解除輪迴的一切恐怖;

  我也要全心全意皈依

  海會菩薩眾。

如果我們皈依的對像是覺醒的心——勇敢而無限,而不是皈依似有而實無的事物,便能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消除所有恐懼。

  為了消除內心的恐懼戰栗,

  我要皈敬普賢菩薩;

  我也要皈敬

  妙吉祥文殊師利菩薩。

  我要從深沉的痛苦中大力呼求

  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啊!我的怙主!

  快來保護我這個罪人!

  我也虔誠祈請

  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

  一切大智大悲的慈怙者,

  我皈依你們。

  我也要皈依金剛持菩薩,

  一切如死魔使者等危難,

  見了他都會四散潰逃;

  我在此祈求皈依與庇護。

  我從前違背你們的教誨,

  如今見到四周滿是恐怖。

  我真誠皈依你們,

  祈請你們迅速消除我的恐懼。

第五十三頌中,寂天菩薩指出他從前不了解因果運作,因此一直加強負面的習氣。如今他明白他自己就是創造未來或樂或苦的主因,因此奮起效法此處所提到的大菩薩,依教奉行。這樣,他們便會一直伴著他,保護他免於恐懼。

  如果受到普通疾病的警告,

  我都要遵照醫囑治療;

那麼長期受貪嗔等無數煩惱所苦的我,

  就更應該依教奉行了。

  單是貪嗔等任何一種煩惱,

就足以毀滅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類。

  治愈這些煩惱的藥方,

  在其他地方都遍尋不著;

  只有大醫王佛陀所說的聖教,

  能將一切惡業和痛苦連根拔除。

  若有人明知有益卻充耳不聞,

  那真是太愚癡、悲慘、可憐了。

這是佛教教義中十分習見的類比:我們苦於疾病,佛陀是主治醫生,大師們是診斷醫師,聖教是藥。我們必須按指示服藥,藥性才能發揮作用,不能只念誦處方。我們必須遵照醫囑治療,疾病才能痊癒。

當人們發現自己或所愛的人得了可怕的疾病,他們會不顧一切尋找治癒的方法,這不但幫助了病人,也幫助了其他病友。然而此處指的是我們都罹患了同樣的疾病——艾滋病或癌症雖然影響了數百萬計的人,但無明和只顧自己的心態卻是每一個人的病症。若從大醫王處取得處方,卻不肯試一下——連一兩年都不願試,不只是癡,簡直是太愚癡、悲慘、可憐了。

  若遇到普通的小小險崖,

  我都還要小心前進;

  何況面臨會令人墜落的

  萬丈深淵呢?

萬丈深淵指不斷趨樂避苦的生死輪迴心態。寂天菩薩問,如果我們能對普通的小小險崖如此專注而正知,為什麼不能同樣地提防危險的輪迴深淵?我們無數世墮入深淵,讓我們終於明智起來,不再墮入。如果什麼時候我們又掉了下去,我們要頓時警覺,迅即爬出。這是此處的訊息。

  “至少我今天不會死。”

  我這樣無知地哄騙自己!

  有生必有死,我的崩壞與死期

  遲早會來臨。

  為什麼我還一無恐懼呢?

  我還有什麼出路呢?

  死亡,我的死亡,一定會來,

  我怎能安逸度日呢?

無論修行與否,死亡都會來臨,我怎能安逸度日呢?事實上,如果我們經常應用懺悔四力,我們便可以放輕鬆。若我們檢視以往發生過的,將一切開誠佈公,便可以放鬆自在了。在死亡時放下一切,誠實檢視過去和現在,我們便可以在清明的意識下死去。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1) 第2頁:目錄(2)
第3頁:導讀 菩薩道的修行 第4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1)
第5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2) 第6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1)
第7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2) 第8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3)
第9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4) 第10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5)
第11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6) 第12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7)
第13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8) 第14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9)
第15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1) 第16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2)
第17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3) 第18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4)
第19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5) 第20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6)
第21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7) 第22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1)
第23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2) 第24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3)
第25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4) 第26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5)
第27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6) 第28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1)
第29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2) 第30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3)
第31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4) 第32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5)
第33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6) 第34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7)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