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生命不再等待 佩瑪丘卓

第一品 發菩提心(7)

[日期:2011-02-2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佩瑪丘卓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我們的父親或母親,

  曾有這樣廣大的願嗎?

  欲天、瑞希諸聖,甚至梵天

  有這樣的慈悲心嗎?

  因為在過去,他們從未

  為自己思惟過這樣的利益,

  甚至連夢都不曾夢過,

他們怎麼可能為了他人而發心呢?

我們的父母可能非常仁慈,但縱使他們撫養了我們,希望我們得到最好的,他們能讓我們從習氣中解脫嗎?更重要的,他們能激勵一切眾生同樣解脫,無一例外嗎?在第二十三頌中,寂天菩薩又參照印度教,問瑞希(Rishis,可敬的成就聖者)或梵天(Brahma,宇宙的創造者),是否也有這等同樣的願。

在這些頌文中,寂天菩薩間接指出種姓制度認為某些人有資格覺醒,某些人則由於惡業沒有資格覺醒,如果連天神和瑞希都這樣想,他們怎可能希願其他人從分別心中解放出來?

眾生尚且不會為自己的真正利益而發心,

  怎能為他人發心?

  菩提心如此珍貴稀有,

  若能生起,真是空前的殊勝啊!

寂天菩薩談到那些不會為自己的真正利益而發心的人,說的是我們大部分人;處理習氣往往並非我們的第一要務。大多數人並不熱衷減少情緒和偏見,或者喚醒菩提心,我們只是希望無災無難過完一天。然而若沒有解脫的願,我們怎可能希望他人也得以解脫?唯有我們珍視的東西,才會讓我們企盼別人也能擁有。

喚醒菩提心的機會如此珍貴稀有,如同寂天菩薩所說,從偏見和預設立場的狹隘心胸中解放出來,這種體驗很珍貴。而且,只要你願意一試,沒有人不會有此體驗。

這種珍貴的心態,這種心中的寶,

  是滌除痛苦的甘霖,

  是輪迴眾生安樂的因,

  它的廣大福德怎能度量呢?

哪有什麼能比得上滌除痛苦的甘霖?菩提心妙藥將我們從自我中心解放出來,帶給我們自在和愛心。

眾生找到了安樂的因,縱使我們這些初發心菩薩還未計劃出離這混亂的世界,但我們深入世事,碰到什麼就處理什麼,生死牢獄就成了修行道場、新兵訓練營。如果我們發現自己不斷跟生活連續劇掛鉤,我們就退避回來修心。但我們的熱情所在,永遠是深度止息一切痛苦,以平等心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願菩提心的福德,

  就遠勝供養諸佛了,

  行菩提心的福德

  自然更不在話下。

  雖然眾生都想去除苦難,

  卻總在自討苦吃。

雖然都想追求快樂,卻因為愚癡,

平白把自己的快樂當成仇敵一樣給摧毀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目錄(1) 第2頁:目錄(2)
第3頁:導讀 菩薩道的修行 第4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1)
第5頁:作者序 -- 平凡如我們,也可以改變世界(2) 第6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1)
第7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2) 第8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3)
第9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4) 第10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5)
第11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6) 第12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7)
第13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8) 第14頁:第一品 發菩提心(9)
第15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1) 第16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2)
第17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3) 第18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4)
第19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5) 第20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6)
第21頁:第二品 懺悔罪業(7) 第22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1)
第23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2) 第24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3)
第25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4) 第26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5)
第27頁:第三品 發心受持(6) 第28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1)
第29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2) 第30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3)
第31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4) 第32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5)
第33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6) 第34頁:第四品 守護正知(7)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