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三) 淨空法師講述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三) 淨空法師講述

六、諭在家善信

[日期:2011-01-3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諭在家善信

掌握機會 成就道業       (990408早餐)

【福由心造】

中外古今,沒有人不希求福報。福從哪裡來?中國俗話常說:「福由心造。」若不從心地上求,決定得不到福報。這些道理,儒家、佛家講得很多,古今中外的聖哲也都明白,也以此教導大眾。而現在,希求福報的人更多,但往往是不擇手段,掠奪別人之所有,做一些損人利己之事。掠奪別人的財富歸為己有,其實這些財富原本是自己命裡注定擁有的,所謂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求到的還是命裡所有的,命裡沒有的強求也求不到。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道理透徹了,才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心就定了,定了就生智慧,就得自在、安樂。

【存菩薩心、行菩薩道】

佛法對於事實真相說得很透徹。一切為眾生,連生活都是為眾生,吃飯也是為眾生。因為吃飯養這個生命,這個生命是替眾生服務的,所以吃飯就是為眾生。為眾生的就是佛菩薩、聖賢人,為自己的是凡夫,這個道理要參透。這個身體在世間,雖然不長,短短幾十年,一定要利用它為一切眾生造福,為續佛慧命、正法常住,這就是存菩薩心、行菩薩道。雖然沒有受過菩薩戒,甚至於也沒有受過三皈依,但是他是真正的菩薩,決定得生淨土。皈依、受戒是形式,形式不重要,雖沒有形式,但有實質,實質超過形式。

能存菩薩心、行菩薩道,必然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幫助。諸佛之所以護念,龍天之所以幫助,是為幫助眾生,因為你幫助眾生,與諸佛菩薩、龍天善神志同道合,你所想、所做的,正是諸佛菩薩、龍天善神所想、所做的,他怎麼會不幫助?我們今天聽到有人要做一樁好事,這件事正是我想做的,他真做了,我們立刻歡喜、樂意的主動去幫忙。發心替佛菩薩普度眾生,做佛菩薩的事業,這個人就是佛菩薩。我們今天發心了,做得不好,這是因為我們的煩惱習氣太重,也就是業障太重了。

【掌握良機】

佛菩薩慈悲,幫助我們有很好的修學環境、工作環境,這個機緣真正是千載難逢,百千萬劫難遭遇,往往我們疏忽沒重視,當面錯過,這多可惜!要知道好的機緣很不容易遇到,遇到的時間往往很短促,所以有智慧之人,遇到之後趕緊抓住,決定不放鬆,利用這個機會成就自己,利益眾生。古今中外,世出世間凡是有成就之人,仔細去觀察,都是掌握機會;凡是失敗之人,都是錯失良機。由此可知,認識良機是智慧、學問,把握良機是真正的福報。

現前的時局,每個地區都動亂不安,這是以往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世尊在經上講的「五濁惡世」,我們現在能意識到,而且還是濁惡到了極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能遇到佛法,還能有一個良好的修學環境,這是無量劫修來的福報。世間許多真正想修行之人,找不到修學環境。真用功,沒有修學環境,是緣不足;有修學環境,不肯用功,是善根、福德不夠。《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有因緣,但是善根、福德不夠。信願的力量不強是善根不足,不肯真幹是福德不夠,這樣的人縱然遇到因緣,這一生還是空過。

往年我在台中求學,親近李炳南老居士的有幾十萬人,有幾個人成就?李老師常說,一萬人當中,真正能成就的二、三人而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一定要把握機會。而且一定要認清楚,這一生不能成就,不免長劫輪迴。下次再想遇到這個機會,不是來生,不是後世,恐怕要多生多劫之後,所以大聲聞、大菩薩對於機緣非常珍惜。若我們不是常常讀經,看到佛菩薩對於機緣如此重視,說老實話,我們當面錯過,也不在意。以為這些機會常在,今天偷懶沒有關係,還有明天;今年放逸也沒有關係,還有明年。這種思想是錯誤的,這就是業障現前;不僅是業障,是魔障現前。明天還有這個機會嗎?明年還有這個機會嗎?靠不住!

民國初年,歐陽竟無先生辦「支那內學院」,也是打算長期辦下去,但是兩年就停辦了。因那時軍閥割據,戰爭頻繁,不能不解散,不能不停辦。現在世界動亂不安,好日子不多,更應該把握機會,用功努力修學。經論所說的「生死事大」、「人命無常」、「國土危脆」,這都是真實話,是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警覺。

今天世間人對名聞利養是分秒必爭,我們也要有這種精神,分秒必爭成就道業、利益眾生。眾生有災難,眾生得不到真實利益,是我們沒有修好,責任一定要歸咎到自己,是自己愚昧無知,不能依教奉行,不肯真幹,將來前途可悲。前途在哪裡?在三惡道,不是三善道!我們要是不能把握時光、機緣,空過了,那是多麼可惜!不但是一生當中最可惜的事,可以說是無量劫來最可惜的事,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可惜了。希望同修們要有這種認知、警覺,一定要認真努力,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成就。《彌陀經》上講得很好,「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亂」,利根的人一天能成就,鈍根的人七天也能成就,我們要有這種精神、毅力來幹。

【書籍目錄】
第1頁:一、示修持方法 第2頁:二、勸深信因果
第3頁:三、明佛陀教育 第4頁:四、倡孝道師道
第5頁:五、談習講方式 第6頁:六、諭在家善信
第7頁:七、答學佛疑問 第8頁:精要十念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