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應六天六 庚一、現梵王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前三段屬於聖人,這以下是天。
「梵王身」,「梵」是印度語,翻成中國話是清淨的意思。我們欲界的人有睡眠欲,要睡覺,不睡覺不行!要有男女之欲,還要有很多很多的欲。而梵天上的人完全沒有男女之欲,也不像我們要吃飯、睡覺,都沒有這些事情,他們就是入定、出定,所以叫作清淨。
梵王有兩種說法,一是初禪天有梵王。初禪有三種天:梵眾天、梵輔天,梵王天。梵眾天類似我們人間一般的老百姓。梵輔天就是幫助梵天王統理梵民的天人,就像是在政府裡做事情的人。梵天王就好像人間的政府領導人。這是說初禪天的梵天王,叫梵王身。
第二個說法是:色界天第四禪天的天王,他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王,那也叫梵王。因為四種禪天——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叫做梵。或者,這裡只是指初禪天王說的。
庚二、現帝釋身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帝釋,印度話就是釋提桓因,翻到中國話就是能天主。
欲界一共有六層天,從下向上數:第一層天是四天王天。第二層天叫做忉利天,翻到中國話,是三十三,就是忉利天四方各有八天,再加一個帝釋天——能天主,也就是三十三天的天王。
有人說,帝釋天就像我們中國道教的玉皇大帝。在《阿含經》中記載,帝釋天這位天王心性很和平,不歡喜戰爭,是很好的一個人。在釋迦牟尼佛尚未出現世間的時候,他常到人間拜訪人間的仙人,就是他尊重道德高尚,有學問、有智慧的人,歡喜同他們親近、往來。
帝 釋天有一個太太——舍脂夫人,她是誰呢?就是阿修羅王的女兒。天上的天女有一種美德,就是不嫉妒,和我們人間的人不同。這位阿修羅女舍脂夫人,她的美超過 了天女,但是她的缺點就是嫉妒。有時候帝釋到別的地方去,不帶她去,一次、兩次……,舍脂夫人就和人間的女人一樣,她就疑惑:「你到什麼地方去呢?是不是 去親近另外的女人?」因此,釋提桓因若要出門,她就要求一同去,釋提桓因不高興,就不同意她去。她怎麼辦呢?阿修羅有一種隱身的本事,能把身體隱藏起來, 你看不見。
一回,釋提桓因自己坐車從天上下來,到地面上同仙人見面時,舍脂夫人出來了。這時 候,釋提桓因不高興了,拿著蓮華莖就打舍脂夫人,舍脂夫人便以軟語謝帝釋 ——用柔軟的語言向釋提桓因道歉。說話的時候,那些仙人都看見、聽見了。不得了!仙人們聽見舍脂夫人的語言,心就失常,搖動起來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這些仙人本來是有禪定功夫的,但是聽見舍脂夫人的聲音,使令禪定都失掉了。這可見在人間作功德,生到天上去享受,那種境界不是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觀察這個眾生應該以帝釋的身份得到涅槃解脫,觀世音菩薩就為他現帝釋身,為他講說佛法,這樣來教化眾生。
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觀世音菩薩能示現六種天身度化眾生、為眾生說法。前面已解釋現梵王身和帝釋身,現在是現自在天身度眾生。
「應 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我們地球上的人,就叫做「人」;人以上的諸天,佛法稱之為「天」。天,在六道眾生裡算是最好的一類,他們生活 的情形比人類好得多。人需要為了生活而忙碌,很辛苦,又有老、有病、有種種的苦惱。而天上的人不老也不病,生活資具都是現成的,不需要工作賺錢才能生活, 所以比人間的人好得多,壽命也長。而且天人的身體能發出光明,人間人的身體不可以發出光明,需要有日、月、燈的幫助,否則我們的生活會有更多困難。所以, 人不如諸天。
但是,人間有佛法,這是好過諸天的地方。對於人間的享受,大多數人不是太滿意,所 以會有多少厭離心,會有多少歡喜學習佛法的可能。諸天因為享受得太好了,放不下,所以很難學習佛法。除非是人間的人,曾經學習過佛法,對佛法有信心、有歡 喜心,死了生到天上去,才可能繼續地信仰佛教、學習佛法。
釋迦牟尼佛初證聖道後,本來有心不說 法的,因為感覺到眾生迷惑顛倒,很難使令覺悟。但是,梵天王來請佛說法,請佛為眾生宣揚真理,覺悟迷惑顛倒的人。這可見梵天王是信佛的,在佛教裡也是有貢 獻的。而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很多很多的帝釋天,其中有一個帝釋得了初果。所以這些「天」也是能信佛的,還能在佛教裡有貢獻,是釋迦牟尼佛的大護法。
現在說自在天,是那幾個天呢?大梵天王是色界天,有禪定的。欲界天有六層天,從下向上,四天王天和忉利天,這兩層天是地居天:一是在地面上住的,一在高山上面住。再向上,就是空居天,他們是在虛空裡面住,他們也有宮殿,其實也可以說還是在地球上。
忉 利天以上,就是夜摩天和兜率天,這兩個天就是「自在天」。自在,就是生活快樂,沒有壓力。這點地居天比我們人好得多,但是他們也有一點問題。前面說過,阿 修羅常去找他們麻煩,需要常常作戰,也有多少的不如意。但是,自在天就沒有這件事,他們是自在得多了,所以叫做「自在天」。
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大 自在天」就是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他們的自在又超過了夜摩天和兜率天,是特別自在的。以人的境界來對比,我們現在坐的車、住的房子、吃的飯等種種境界,這 樣就是這樣,想要加以變化,不是那麼容易。而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他們對於所受用的境界可以隨心所欲、隨意的變化,比其餘的天更自在,所以稱之為「大自在 天」。原因就是他們在因地,也就是在人間為人的時候,做了殊勝的利益人的事情,或是在佛法中受了三皈五戒、修十善法等,而且修得非常精微、非常的好。
我 曾經說過,禮拜佛菩薩時所穿的衣裳,如果穿到廁所去,就必須換一件清淨的;或者是身體沐浴後,換上清淨的衣服再去禮佛,就和穿著去過廁所的衣服拜佛心情不 一樣!而拜佛的時候,心若能很明淨、很誠懇、很恭敬,和心裡面馬馬虎虎、散散亂亂的拜佛,意義又不同。所以同樣是做功德,還是不一樣的;得果報的時候,也 就有自在、大自在的不同。
其次,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頂天,是欲界裡邊最高的一層天。應該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德,才能生到大自在天,不然還是不可以的。凡是空居天都要有多少的定,至少要有欲界定,才能夠往生到空居天的世界。當然,這種定都是很淺的,不是很深的定。
我們通常說,他化自在天就是魔王的天,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向佛搗亂的那個天。這裡說一段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降伏魔王的事。在釋迦佛成佛之前,他心裡面想:「我應該先通知魔王,不應成佛以後再通知他。」
當時,佛還是菩薩,就放了一道光明通知魔王。魔王知道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就要成佛了,心想:「好!我要去破壞他的道力,不許他成佛!」
這時候,魔王來了,向佛說:「你現在不要盤腿坐,我給你轉輪聖王做,給你七寶——象寶、馬寶、女寶、輪寶、如意珠寶、主藏臣寶、主藏兵寶等,一共有七寶。」
佛說:「你向小孩子說這種話可以,怎麼可以用這種話同我講呢?」
魔王說:「你若不聽我的話,我就抓你的腳,把你丟到大海之外去!」
佛說:「我看,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抓住我的腳,把我丟到大海之外去!」
魔王就說:「你現在不聽我話,我會想辦法來破壞你的!」就走了。
走了之後,就派他三個女兒來向佛搗亂。這三個女兒說了很多迷惑佛的話。
佛說:「妳自己看看自己,這臭穢的身體,只是個皮袋子,一層皮把骨頭包起來,就成為一個人了。天上人也是一樣!這皮袋子是很臭穢的,怎麼可以迷惑我呢?」她們只好回去了。
這時,魔王又率領了八十億的魔鬼,要來和佛作戰,要來破壞佛!
佛這時候自己想一想:「我從久遠以來,是不是障礙過別人修行?當他人發心要修行聖道,我是不是嫉妒人家、障礙人家,不許他修行?我有沒有做過這種事情?」佛用宿命通一觀察:「我沒有這個事情,那麼魔王是不能障礙我的!」
這時候,魔王來了,就向佛說:「你趕快解膝下座,不然我就對你不客氣!」
佛說:「你怎麼可以和我戰鬥呢?你不過是在久遠以前,受過一次八關齋戒,供養過辟支佛一餐飯,就是這麼大的功德嘛!我是三大阿僧祇劫,供養過無數的阿羅漢、辟支佛,也供養過佛,做種種功德不計其數,你怎麼能和我鬥呢?」
魔王說:「你說我受過八關齋戒、供養過辟支佛,有這樣的功德,這些事是真實的。但你說你三大阿僧祇劫,做過很多功德,誰能證明呢?」
佛說:「大地,它能證明!」。
這時,大地六種震動(震、吼、擊、動、起、湧),地神就出來了。地神說:「我可以證明,悉達多太子的確是有這麼多功德,真實不虛!」魔王低頭就跑了。
這是欲界的第六天--大自在天,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向佛搗亂,要破壞佛的道力,但是沒有成功。
剛 才說夜摩天和兜率天是自在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是大自在天。另外,還有一個解釋:就是欲界頂天叫做自在天;色界之頂——最高的一層天,就是摩醯首羅天, 叫大自在天。不管怎麼解釋,就是觀世音菩薩觀察所度化的眾生,應以自在天身得解脫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 法,是這樣意思。
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身是誰呢?我們人間的國家裡,有將軍率領軍隊作戰,以保護國家安全,天上也有這種事情。釋提桓因的座下,有個天大將軍,當釋提桓因和阿修羅作戰的時候,天大將軍就先和阿修羅作戰。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
「毘 沙門身」是誰呢?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剛,北方的天王就叫做「毘沙門」,中國話就是多聞。毘沙門是很博學多聞的,故稱為「多聞天王」。東方的天王叫做「持國 天王」;南方的天王,名「增長天王」;西方的天王,名「廣目天王」,又翻譯成「醜目」,就是醜陋的眼睛。四大天王現在只說出來一個,其他的三個沒有說。
宣揚佛法這件事,身份的確是很重要。有的人,不用那樣的身份,為他講解佛法,他就反感了。若是有合適的身份,他一見到就歡喜,也就容易接受。因此,觀世音菩薩現出來種種不同的身份去教化眾生。
己三、應人身四 庚一、現五高位身五 辛一、現小王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以下說明現人身。人間的人,也是各式各樣地不同;現在先說「小王身」。
「小 王」是對「大王」說的。大王和小王的分別,在經論上說,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這些輪王可以名之為大王。若只能統治南贍部洲,就是鐵輪王。若 連東勝身洲也能統一,統治兩個洲就是銅輪王。如果西牛貨洲也統一了,能統治三個洲就是銀輪王。如果統一四大部洲,那就是金輪王。這些可以稱之為大王,其他 做國王的,都叫做小國王,所以小國王是很多的。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國 王是政府的領導人,有很大的權利;老百姓對於國王,就算是不想害怕,也要怕的。所以國王若是能夠信佛,能用國王的身份為老百姓講解佛法,當然那種作用是很 大的。因此,這裡說觀世音菩薩見這眾生應以小王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就現小王身而為說法。
在中國 的佛教史上看,梁武帝是能講經的。他講過《涅槃經》,還講過《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以他對佛法的認識,應該是有一定程度的。禪宗的故事說,梁武帝見到達 摩禪師時,問達摩禪師:「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禪師說:「實無功德!」若以梁武帝能夠講《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角度來說,他會提出 這個問題,應該是在試驗達摩禪師的見解怎麼樣,不能說梁武帝自己不明白這個道理。
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長者」,就是年高德重的人。例如,年紀大了,道德很高,也有很大的財富,博學多聞、有大智慧;或者是國家之中有崇高地位的人;或者是國家的首相等。這一類人,要用長者的身份為他們說法才能得度,那麼觀世音菩薩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在 印度,「居士」就是積聚了很多財富的人,也就是工商界的大資本家,這是印度經論上的用法。但是,居士一詞來到中國,和印度的用法就不一樣了。在中國佛教的 用法,若是相信了佛法,能夠修學聖道、修行戒定慧,能受持三皈五戒,寡慾潤德、以道自娛,這樣的人我們稱之為居士。所以「應以居士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 「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宰官身」就是在政府裡做事情的人,或者從國務總理一直到省主席、縣長等,或是鄉村裡一個地區的負責人,都可以稱之為宰官身——就是為老百姓做事、服務的人。那麼,「應以宰官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婆羅門」翻成中國話就是「淨志」,有清淨、崇高的志願。崇高的志願是什麼呢?就是他們也能感覺到人生是苦,希望修道將來能得解脫、得涅槃;有這樣志願、思想的人,稱之為「婆羅門」。當然,他們所說的涅槃,不是佛教寂滅為樂的涅槃。
佛在世的時候,印度那時有四種階級的分別:最高貴的就是婆羅門;其次,就是剎帝利,即國王等統治階級,管理國家政治、軍事的這種人;再其次是吠舍,指做生意的商人;最後就是首陀羅,務農種田的人。這四種階級分別中,最高貴的就是婆羅門。
當然,就印度的情形來說,相信婆羅門教義的人,和佛陀的思想是不一致的,如果用比丘的身份去為他講解佛法,可能會有問題。而觀世音菩薩現婆羅門身,與他是同一類的,這樣為他講解佛法,容易有效!所以「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