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普門品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普門品講記.四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辛五、救惡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這是第五段。

「若三千大千國土」,這是佛教經論中所說的世界觀。一千個小千世界,是一個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所以,小千、中千、大千,合而稱之為「三千」,實在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滿中夜叉、羅剎」,在這麼大、這麼多的世界中,充滿了夜叉鬼與羅剎鬼。「夜叉」,是捷疾的意思,就是他跑得非常快!有陸地的夜叉、空中的夜叉,實在就是為諸天做事的,有時候也保護諸天。「羅剎」,就是前面說的暴惡鬼、可畏鬼。

「欲來惱人」,他們要來觸惱人類。

「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夜叉鬼與羅剎鬼都是有點神通的。我們人多數沒有神通,但是只要我們肯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會受到觀世音菩薩的保護。

「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這些夜叉鬼、羅剎鬼,聽見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尚且都不能以惡眼來看我們。「況復加害」,何況能夠加害我們呢!

這 一段和前面說的不同。這裡是說,在三千大千國土中,充滿很多的夜叉、羅剎,要來惱害人,我們若能念觀世音菩薩,都會有感應。前面是說:「其中若有乃至一人 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這可以有幾個解釋:第一個解釋是:如果只是一個羅剎鬼來惱亂我們,其中若有一個佛教徒能念觀世音菩薩, 這個羅剎鬼就會跑了,所有的人皆能得解脫。第二,或者只有一人念觀世音菩薩,或其他人也能隨著念,大家皆能解脫羅剎之難,也可以這樣說。

辛六、救枷鎖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這裡敘述的比前面(刀杖難)詳細一點。假設有人犯了國法,或者並沒有造罪,可是卻被政府捉去了。

「杻械枷鎖」,「杻」,是手上的刑具;「械」,是腳上的一種刑具;「枷」,是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是鎖身體的鐵鍊子。

「檢繫其身」,「檢」就是「繫」,把他的身體綁住,就失去自由了。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這個人能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

「皆悉斷壞」,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的刑具就斷壞了。「即得解脫」,那麼他就得到自由了。

在《續高僧傳》有一則故事。

劉宋時,有一個人叫張興,他是信佛的,也受過八關齋戒。他雖然沒有犯法,卻被土匪反咬一口,受到牽連。他預先得到消息,就離家逃跑了。官府派人來捉拿不到他,就把他的妻子關進牢獄,用杻械枷鎖把她圍困起來。但是,這時候牢獄忽然失火,看守的獄卒就把囚犯暫時移到大街上。

當時正好有兩位法師經過,一位是曇翼法師、一位是僧融法師。曇翼法師是晉朝道安法師的弟子,而僧融法師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學生。這件事是發生在劉宋元嘉年間,鳩摩羅什法師是東晉末年人,這時候是東晉已經結束,到了劉宋的時代,可見這兩位法師年紀不小了。

二 位法師經過時,因為這女居士曾跟他們受過八關齋戒,於是招呼這二位法師:「阿闍黎!阿闍黎!您救救我啊!」二位法師聞言,一看,是認識的嘛!就對她說: 「我沒有力量救妳,但是,妳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妳誠懇地念,會有希望得解脫的。」於是,這位女居士在牢獄裡就誠懇地念觀世音菩薩。

念 了三天,到夜間的時候,她感覺身上的刑具都解開了,可以自由活動,就想要跑出牢房。但是,牢房門鎖著,同時恐怕被人發現,就又回到自己的地方,戴上刑具。 刑具戴上之後就睡著了。她做夢似的見到一位出家人對她說:「趕快跑!」她醒來一看!喔,門開了!那些看守牢房的獄卒都在睡覺。她大步往外不斷地跑,跑了一 段路,看見對面有人來,心裡害怕,於是趴在地上。等那人走近,定睛一看,原來是她丈夫!於是,夫婦二人就一齊跑到曇翼法師的寺廟裡,曇翼法師便將他們藏起 來,這件事就結束了。這是《續高僧傳》的記載,可見念觀世音菩薩,的確是有靈驗的。所以說:「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釋經題 第2頁:一、本經大意
第3頁:一、本品大意 第4頁:一、牒釋品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5頁:一、流通因緣 第6頁:一、譯者簡介
第7頁:二、普門品講記.一 第8頁:二、普門品講記.二
第9頁:二、普門品講記.三 第10頁:二、普門品講記.四
第11頁:二、普門品講記.五 第12頁:二、普門品講記.六
第13頁:二、普門品講記.七 第14頁:二、普門品講記.八
第15頁:二、普門品講記.九 第16頁:二、普門品講記.十
第17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一 第18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二
第19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三 第20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四
第21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五 第22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六
第23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七 第24頁:三、普門品講記.十八
第25頁:三、普門品講記.十九 第26頁:三、普門品講記.二十
第27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一 第28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二
第29頁:四、普門品講記.二十三 第30頁:五、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第31頁:五、出版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