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佛門,雖然宗派繁多,有天台宗、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等,可是目的只有一個:離此岸之苦,達彼岸之樂。
如果說,離苦得樂,究竟涅槃可以作為學佛目標的話,那么達到這個目標的路卻多得很:你可選擇走天台宗的路,也可選擇走華嚴宗的路,要是有興趣,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的路也同樣可走,還有密宗那條路,也並沒為你關上。
當然,有時同一宗派,也還會有較多不同的分支。比如就禪宗來說,就有南派、北派之分,而南派的一支中,後來又衍生出五家七宗的花頭。此外,又有祖師禪、如來禪等名堂。
一次,有僧人問巴陵和尚:“祖師禪和如來禪是一樣呢,還是兩樣?”
巴陵和尚回答他:“一個好比寒鴉上樹,一個好比寒鴨入水,你看一樣還是兩樣?”
巴陵和尚的回答,啟示學者這樣一個哲理:要達到同一目的,可以因人因時因地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猶如冬天的烏鴉和鴨子,躲在樹窠裏也是避寒,潛進深水裏也是避寒。
換個角度看,人世間通向目標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每個人盡可因自己具體情況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路走。如果你只知死死地拘泥一種方式,不知變通,那你就很可能達不到你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就如當今升學問題,你如果是個不幸的落榜者,請一定不要氣餒。條條大路通羅馬嘛,明年再考是條路,自學考試是條路,將來成人教育等無不都是路。再者,天底下沒進大學,自學成材的多得是,有志者事竟成,當今文學巨匠魯迅沒進大學,繪畫大師齊白石沒進大學,就是大洋彼岸那個大發明家愛迪生也同樣沒進大學。原因就在於,成材之路並不因為你沒進大學就為你關上關死,要緊的是你肯走。大路要走,小路要走,披荊斬棘開條路出來也得走。
當然,大路容易走,小路、荊棘之路難走,這是事實。然而,你又得知道,什么是路?路不就是從沒路的地方開辟出來?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只想走大路的人,其實他的智慧之光,遠非從荊棘之路走過來的人可比。因為一個貪圖順當,害怕磨難;一個接受挑戰,迎接淬礪。
孟德斯鳩在《波斯人信劄》中曾這樣說過:“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
在人生的征途上,在為達到人生目標所作的奮鬥上,要是你是弱者,則也啟動你的智慧之鑰,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選擇自己該走的路。
目標是一定會達到的,即使你腳下的那條路,曲折不順而布滿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