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六祖慧能接受五祖宏忍法衣後,為了遠離上座神秀加害,五祖囑他:“自古傳法,氣如懸絲。若住此間,有人害汝,汝即須速去。”
兩月中間,慧能遵囑曉行夜宿地來到大庾嶺(在今江西、廣東交界處)時,後面有好幾百人追將上來,欲奪法衣。內中有個叫做惠明的僧人,首先趕上慧能。惠明原是四品將軍,為人性行粗惡。慧能因見情況不妙,就把法衣向石上一擲說:“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說罷,躲進草叢。哪知惠明追上拾起袈裟,反而說道:“我特意從老遠趕來求法,不要其衣。”慧能聽他這么一說,才放心從草叢裏鑽將出來,和惠明一起坐到磐石上面。
惠明作禮請求:“望行者為我說法。”
慧能先讓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
好半天後,慧能才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經慧能一點撥,立時大悟。又問:“還更有密意否?”
慧能開示:“汝能返照,密在汝邊。”
惠明經慧能“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點撥,立時悟徹善也不思,惡也不思,正是禪家一念不生的境界。這是因為:只有一念不生才是真心,屬於悟境;一念才生就是妄心,屬於迷境。
禪家悟到“本來面目”,就是悟到了本覺真心,明心見性而入於佛境。《圓悟心要》上卷說道:“參問之要在專一,不強作為,只守本分,須腳跟有透脫處,明見本來面目,踏著本地風光。”“本來面目”和“本地風光”原為一碼事。書中下卷還說:“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頓休,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所以古人道:一念不生全體現。”
有人問:“如何得見本來面目?”
禪師回答:“不勞懸古鏡,天曉雞自鳴。”
“懸古鏡”是有所作為,有所作念;雞自鳴是“直下頓休”,“無功用行”,一任自然。
禪家這種對於明心見性,本來面目追求的智慧,實亦啟示後人,一個人的天真之性,其實到老常在,不加改變。蘇東坡的《老人行》一詩中說:“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身體雖然漸漸衰朽,可天真的曠達情趣,卻依然常駐,活潑潑地。
後來,宋明理學家陸九淵、王陽明又由此啟發開去,主張通過“明心”這一內省功夫,達於見性識理的境地。可見宋明理學受啟於佛學的明顯思想軌跡。
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士大夫倫理觀念,以及文章經濟,充滿了庸俗的功利思想。生活在這種環境裏,如要不被塵埃所蒙,自然非得明心見性,具有真知灼見不可。
《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五回,且說寶玉那日見了甄寶玉之父,知道甄寶玉來京,朝夕盼望,今兒見面,原想得一知己,豈料談了半天,冰炭不投,悶悶地回到房裏,不說不笑,只管發怔。寶釵便問:“那甄寶玉果然像你嗎?”
寶玉道:“相貌倒還一樣,不過從言談看,也不過是個祿蠹罷了。”
寶釵道:“你又編派人家了。”
寶玉直揭:“他談了個半天,也沒有明心見性之談,不過說些文章經濟,又說什么為忠為孝,這種人還不是祿蠹嗎?可惜他也生了這樣一個相貌。我想如今有了他,我竟要連這個相貌都不要了。”
賈寶玉借明心見性,曉示真知灼見,這才是作者入木三分的如椽大筆,經世文章。
在當今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裏,我們不妨借鑒“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之智,時時提醒自己,量力而行,不使自己的清淨本性,為五光十色的商品經濟所迷所染所縛,那就自然優哉遊哉,入於精神上的自由王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