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記得,古時有人問天台山國清寺詩僧寒山說:“有人罵你辱你欺你,該怎么辦?”寒山笑笑回答:“人來罵你辱你欺你,你且忍他容他讓他,過些日子看他。”並作詩偈道:
有人來罵我,分明了了知。
雖然不應對,卻是得便宜。
寒山子的這種人生哲學,看去好似大有今天所謂的阿Q精神,其實充滿為人處世的機智,甚或竟至有著那么點狡黠。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既然有人平白無故地來罵你辱你欺你,那么其人必非善類,不是胸襟狹小,欺善怕惡之徒,就是沒有學問修養,粗暴浮躁之輩,對於這種人,你還與他較長論短,爭個什么?豈非多此一舉,自討苦吃?反倒不如對他包涵容忍,不動聲色,過些日子再看他的下場,來得省事。
寒山子是唐代高僧。史書記載,唐代另有一個名叫婁師德的大臣,一次與人發生爭執,人家唾了他一臉的口水,他卻連擦也不擦,讓口水慢慢自行幹掉。因為婁氏深知,如果一擦,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對對方的憤然不滿情緒。婁師德的這一唾面自幹、忍而又忍的雅量,可謂古今中外忍讓克制的典范,暗契佛門忍辱的教義。
打開《世說新語》,王藍田忍辱自制的故事,竟是那么地詼諧和滑稽,充滿著一種幽默的意味:
謝無奕性粗強。以事不相得,自往數王藍田,肆言極罵。王正色面壁,不敢動。半日,謝去良久,轉頭問左右小吏曰:“去未?”答雲:“已去。”然後複坐。時人歎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藍田本是個急性子,然而在必要時,他卻又有面壁不動、讓人痛罵發泄的雅量。否則兩強相碰,誰也不知會鬧出個什么結局,又何苦來?
孔子有雲:“小不忍則亂大謀。”孟子也說:“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宋黃庭堅則說:“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百戰百勝,不如一忍。”可見忍辱的睿智,在於負重。佛門釋子,要擔負起普度眾生的重任,若非養成忍的能耐,遇事即與人起爭忿之心,便就什么也說不上了。這真是:“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在佛門中,“忍”為“羼提”的意譯。《成唯識論》說:“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可見安於受辱受苦而無怨言之外,“忍”的含義,還包括了認可佛教的真如信仰在內。可是平時所說的忍,意義多偏向於“耐怨害忍”和“安受苦忍”,而尤以“耐怨害忍”為最不容易做到。
中國大乘佛教從來認為,修菩薩行的人要以“六度”作為船筏,借以普度眾生,共抵彼岸。“六度”中有一度,就是“忍辱”。對於“忍辱”,我的皈依師明暘大和尚在《香港佛教》第339期《菩薩行的內容——六度萬行》一文中作了這樣的發揮:
忍辱度嗔恨:菩薩修忍辱行;能度脫嗔恨之心。古人說:“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因為嗔恨心是無明業火,我人嗔心一發,馬上怒火沖天,焚燒起來,就不顧一切,什么罪惡言行,都可隨之發生,即把許多業障之門大開特開,因此犯下了彌天大罪,違反了國法人情,造諸惡業,所以佛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心中只圖報複雪恨,不顧傷人害己,把過去所做的一切功德,善事好事,一筆勾銷,統統燒光,付之東流。嗔恨是六種根本煩惱之一,犯罪可能性大,危害性也就越大。而且我們每個人嗔心習氣最深,大有一觸即發之勢,所以說我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每逢可嗔的環境到來,要緊抓住這個關口,用最大的忍力,不要令嗔心妄動放縱。菩薩修行,利己利人,教人修忍辱波羅蜜,可以度脫嗔恨之心。
同時並列舉“生忍”,“力忍”、“緣忍”、“觀忍”、“慈忍”五種忍辱法門。
佛門忍辱容讓是大學問,中有大智慧。至今好多廟裏大肚彌勒佛佛龕前,還清楚地寫有這樣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聯語具有深邃的哲理,無限的妙趣。
既然忍辱容讓的目的,在於負重而度脫嗔恨之,並由此而養成寬宏的雅量,容讓的美德,豈非功德無量?
由此及彼,明代學者陳憲章(白沙)有《忍字箴》說:
七情之發,唯怒為遽。
眾怒之加,唯忍為是。
當怒火炎,以忍水制。
忍之又忍,愈忍愈勵。
過一百忍,為張公藝。
不亂大謀,乃其有濟。
如其不忍,傾壞立至。
試想,如果社會上人們都為些許小事瑣事而懷恨在心,矛盾就會積久而發,以至冤冤相報,有損安定團結;相反,如果在人民內部,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多提倡些以德報怨,以誠待人,遇事彼此忍讓,那么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類就能在一個“化幹戈為玉帛”的靜謐環境裏優遊地安居樂業,又何樂而不為呢?
還是《菜根譚》說得好:“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可以轉禍而為福。”若非大的原則問題,諸君何不以忍受為藥物,作一番純淨自己靈魂的省修?
當然,“己情不可縱,當用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當用順之法制之,其道在一‘恕’字”。引而申之,這又是“忍”的另一妙用了。
若從這裏再翻出一層,你還將學會閉起一只眼睛看別人的本領。這是一種寬容的處世之道,在睜開的一只眼睛裏,你將看到對方的優點和長處;而閉起的一只眼睛裏,你將對對方的不足和隱私,抱著“難得糊塗”的機趣,裝聾作啞。當然,對方如若是你的朋友,一旦過失沉淪,你就非但不能裝聾作啞,聽其墮落,並且還要猛喝一聲,當頭一棒,使其立時醒悟。然而,這畢竟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你不懂得這一點,把別人的缺點和隱私都打聽得一清二楚,到處張揚,那你就非得失盡朋友,變成孤家寡人不可。
由此可見,閉一只眼,睜一只眼,眼開眼閉,難得糊塗,這裏面真也大有學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