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四十七、福慧雙修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七、福慧雙修

在佛法中,無論大小乘經典,都教人要常行布施以培植福德,同時亦要修慧以了脫生死輪迴,究竟圓成佛道。佛經中有一段故事:有兩個師兄弟,一個喜歡讀經,修慧不遺餘力;一個只是喜歡修福,幫助困苦的人。

這兩位修行者轉世之後,師兄雖證阿羅漢果,但少人供養,終日乞食,經常托空缽,難得一飽。有一天這位證聖果的出家人,拿著空缽經過國王的花園,看到一頭披金戴銀,身上掛著瓔珞的大象,所住的象舍也很豪華,有上好的蚊帳遮蓋,並且用上好的毯子鋪在地上讓牠睡覺,因為牠是國王最寵愛的大象。

這位已修證的出家人,見到這隻大象,便走到豪華的象舍前,在大象的耳朵邊輕輕地說「師弟啊!我們過去生中,修行都有所偏頗,我只重視修慧,不肯植福,所以落得現在常托空缽,有一頓、沒一頓的,吃盡了苦頭;而你宿世樂行布施,只修福不修慧,今生雖然生活無憂,受人寵愛、照顧,可惜你卻墮入畜生道啊!」後來這隻大象聽了,便整天掉眼淚,不吃不喝,國王和大眾便去請教佛陀,佛陀為了警惕大眾,便說了一首偈:「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由這則短短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修福是屬世間有漏因果,眾生容易在享樂中沉迷墮落,從而迷失自我,貽患未來,是故學佛人不應以生天享福為目標。因為任何福報,都有報盡之時。所以永嘉禪師證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這就是說明我們如果著相布施,即使生天享福報,就如同向虛空射箭,等到福報享盡,終究還是墮落,而且「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不過話雖然如此,我們仍不可放棄布施修福的機會,然而在布施時,必須觀於「三輪體空」,所謂「三輪」乃是指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三者。行布施的人,應具有智慧,當於如是三者之中,起不可執著布施之想,作自他俱空之觀,如此方可謂近「道」也!

總之,「智慧」與「福德」二者,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學佛人必須「福慧」雙修,方能究竟達到「兩足尊(即福、慧皆圓滿具足)」的最高境界!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四十一、心靈元年
第3頁:四十二、中國佛教出世因緣 第4頁:四十三、佛之釋義
第5頁:四十四、「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 第6頁:四十五、一屁吹過江
第7頁:四十六、不二法門 第8頁:四十七、福慧雙修
第9頁:四十八、淨業三福(一) 第10頁:四十九、淨業三福(二)
第11頁:五十、淨業三福(三) 第12頁:五十一、「父母」是「在世佛」
第13頁: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第14頁:五十三、三車法師
第15頁:五十四、三百杯不醉 第16頁:五十五、四無量心
第17頁:五十六、五戒 第18頁:五十七、六和敬
第19頁:五十八、六度(一) 第20頁:五十九、六度(二)
第21頁:六十、「服務別人」就是「布施」 第22頁:六十一、十善
第23頁:六十二、十大願王 第24頁:六十三、人生智慧的開啟
第25頁:六十四、談時間管理—作「不急」而「重要」的事 第26頁:六十五、心無罣礙
第27頁:六十六、醒世對聯 第28頁:六十七、「盂蘭盆」節—「中元普度」的由來
第29頁:六十八、因小果大 第30頁:六十九、惡還本身
第31頁:七十、病中的省思 第32頁:七十一、作之君、作之師、作之親
第33頁:修行從改心做起 第34頁:念佛的功德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