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乃是成佛的法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是法王(佛)的繼承人,其至德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廣大如虛空法界,所以普賢的十願,願願都是究竟圓滿,茲分別介紹如下:
1、禮敬諸佛
「禮」者,表現在外之「禮節」也;「敬」者,乃真誠心之流露也。「諸佛」即一切眾生,因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世法、佛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誠敬」之心,以「恭敬心」(清淨、平等心)來待人、處事、接物。念佛若有夾雜、懷疑、間斷,即是「不敬」也,普賢菩薩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句句喚醒自性,與諸佛的心、願、解、行通通相應,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2、稱讚如來
「稱讚」即是讚嘆;稱讚「如來」即是要能與「性德」相應才稱讚。《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即是我們在社會上從早到晚所接觸之人物的歸納。我們對心善、行善的「善知識」,應予讚嘆,希望別人能「見賢思齊」,因此「善知識」是我們的「法師」;對心惡、行惡的「惡知識」,則不讚嘆,但仍要禮敬,因「惡知識」是我們的「戒師」。
3、廣修供養
供養的根本目的在拔除凡夫的根本煩惱。凡夫有八萬四千煩惱,可濃縮為一百零八個煩惱(故念珠有一百零八顆,希望以念佛斷除所有煩惱),亦可再濃縮為二十個隨煩惱及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最後可濃縮為「貪、瞋、癡」三毒煩惱,其中以「貪」毒最為嚴重,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故佛法以「布施」來對治眾生「貪」之病根。吾人須知:「財布施是因,金錢財富是果;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無畏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又云:「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由上可知,若能照本經「依教奉行」,念佛、誦《無量壽經》,並輾轉教人,同時將本淨土法門普遍宣揚介紹,幫助佛接引一切大眾,此乃是真正供養如來,亦是廣修供養之義。
4、懺悔業障
所謂「業」者,乃是造作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之謂也。《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普賢菩薩亦曰:「我於過去劫中,由貪、瞋、癡,發身、語、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此虛空界,不能容受」。蓋眾生每一動念有九十剎那,每一剎那中有九百個生滅,在天眼裏皆可一一瞧見其形相,由此亦可想見「念佛」淨業之功德。夏蓮居老居士云:「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蓮公大士法語)。所謂「障」者,乃是指障礙自性之謂也。至於「孝親」、「尊師」皆是自己性德的流露,亦是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也。眾生有了業障,應如何懺除呢?須知至誠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誦《無量壽經》,即是無上之懺悔法,一切業障皆可快速地消除。因只要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則一切妄想、執著、煩惱、牽掛即便逐漸減少,進而達到消除業障的目標。
5、隨喜功德
眾生之嫉妒、傲慢心,乃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故以「隨喜」之方法來對治。如《無量壽經》所云:「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即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能「與人為善」與「成人之美」,也就是同樣成就自己的善行與美德也。是故,不要與別人爭奪名聞、利養,應效法《六祖壇經》印宗法師能夠退讓之精神,不僅為六祖剃度,更進一步奉事六祖為師,此種精神實令人讚嘆隨喜也!
6、請轉法輪
「請轉法輪」即是請高僧大德、善知識講經說法、宏法利生,亦即要把佛法普遍介紹給大眾,使佛法常住世間,並使大家能夠接受佛陀的教育,因「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也。然而請轉法輪,需要有智慧,如我國過去之道場(有如目前的專科大學),皆「高豎法幢,建立宗旨」,故要以「一門深入」為目標,請轉法輪才有效果,否則雜修不易有所成就也。
7、請佛住世
即請高僧大德、善知識長住世間或道場,以便長期熏習,通常一個道場請一個老師來教學,成就較為快速。本宗以五年的時間努力來修學,必定有所成就,自己學成之後,代佛教化一方,幫助眾生超越六道輪迴,此乃是人生最主要意義與價值之所在。此外,由於末法時代,善知識難遇,故以「老實念佛」,自己修學較易,且不需長期依靠善知識之教導,最為契機,此亦顯淨宗法門之殊勝也。
8、常隨佛學
「常」者,不間斷之義;一切大乘經典皆是佛的言行、存心,依此修學,即是以佛為榜樣,即是「常隨佛學」也。一切大乘經典中,《無量壽經》乃是說明阿彌陀佛的存心、發願與修行的過程,依《無量壽經》修學,即是常隨「阿彌陀佛」學,是故應效法彌陀的心、願、解、行,塑造自己成為「阿彌陀佛」。
9、恆順眾生
無論世出世間法任何事情皆要隨「順」,凡事皆要學習看「順」眼,不與人計較、起衝突或結怨;因有勉強勸人的心,即會生煩惱,因而障礙自己的清淨心,因此要隨時使別人生歡喜心,此乃待人處世應有之態度。語云:「清淨莊嚴證佛性,慈悲喜捨度眾生」是也。
10、普皆迴向
「迴向」之目的乃是在破眾生的「執著」,亦即將所修的功德,不自己獨享,而與一切眾生共享,以拓展心胸,與盡虛空遍法界相等,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也。如此,可破除所有界限,使功德成為無限(唯心所變之故)也。
普賢十大願王中,第十願表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的「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之後還在度生,並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至於為何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此乃因為只有這個法,能給眾生「真實之利」,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法會一切大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無量壽經》修普賢行的方法,乃是一心念「阿彌陀佛」,便將普賢行圓圓滿滿含攝在其中,實在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