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 張有恆教授著

四十、逆流而上

[日期:2011-01-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張有恆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十、逆流而上

最近有機會到美國西雅圖參訪,會後在友人的介紹之下,去參觀華盛頓湖的特殊景觀—「運河閘門」與「魚梯」(Fish Ladder),其中的「魚梯」是供鮭魚從太平洋回到華盛頓湖(原出生地)產卵的階梯,每一階梯約相差一英呎,故鮭魚必須歷經多次跳躍魚梯及逆流而上,才能回到「故鄉」產卵,並且傳宗接代。

在參觀鮭魚逆流而上,才能完成一生目標之大自然現象,給予我們不少的啟發:

1、就如同鮭魚一般,我們在求學、工作、修行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面臨種種嚴厲的考驗,我們要能夠勇於接受逆境的挑戰,要力爭上游,不怕艱難險阻,否則「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隨波逐流,無法不斷地自我提昇,將會遭到時代的淘汰。尤其修行乃是逆行返本之事,不逆行,何能返本?一切萬事萬物,莫不皆然。如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人無堅苦卓絕之逆行,何能成就濟世利人之功業?可知煩惱之火,即菩提之因,此即「火中生蓮花」、「道在苦中求」之義。

2、吾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同樣也會遭遇不少的誘惑與試煉,尤其在面對此紅塵世界,吾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境界一接觸,心中若無正知正見或定力,必定會引發我們貪、瞋、癡、慢、疑的種子,因而妄造惡業,如此隨順個人的煩惱習氣,就是「順生死流」,將永遠無法超越生死煩惱的痛苦與束縛,一生修行的志業就無法成就!因之,修行過程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捨能捨」,亦如同孔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方能「逆生死之流」,也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吾人在世界各地遊山玩水之餘,對大自然現象的觀察,往往可使我們因此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理,如日出日落,讓我們體會人生的盛衰,世間變化的無常;大江東去,提醒我們:「逝者如斯,不捨晝夜」,不要執著過去,或冀望於未來,要學習活在當下,並且要以謙卑的心來面對人生;看到不滿意的人事現象,應將我們的認知,從「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Why are they doing this?)改為:「他們究竟想教我們什麼?」或「他們將有何以教我?」(What are they trying to teach me?)。如此,便能真正體會「處處是我道場,人人是我良師」的說法。

4、吾人從無始劫來,流浪生死苦海,從未讓我們的心,回歸到真正的故鄉,甚且迷失自我,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實應早日覺悟:「彌陀是我大慈悲父,西方極樂是我故鄉」,並且信願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回到我們「心」真正的故鄉,期完成一生成佛的目標。

總之,吾人身處在宇宙之中,須瞭解任何人、事、物,如山河大地、情與無情,萬事萬物皆時時刻刻在講經說法,並且啟發我們、教導我們體會宇宙人生的真理,只要我們能覺悟,則:「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如此必能「逆生死流」,不斷向上提昇,並且創造幸福美滿的人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千禧萬福
第3頁:二、爸爸的志願 第4頁:三、老師的志願
第5頁:四、「一切法由心想生」 第6頁:五、「簡單就是妙法」
第7頁:六、禪與生活 第8頁:七、不要生氣
第9頁:八、活在當下 第10頁:九、學做菩薩
第11頁:十、善用其心 第12頁:十一、佛與牛糞
第13頁:十二、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 第14頁:十三、佛與農夫
第15頁:十四、談「謙虛」 第16頁:十五、「了凡四訓」簡介
第17頁:十六、「遇灶神記」 第18頁:十七、改過之法
第19頁:十八、談佛教教育 第20頁:十九、四大天王
第21頁:二十、五大菩薩 第22頁:二十一、因+緣=果
第23頁:二十二、體、相、用的意義 第24頁:二十三、念佛消災免難論
第25頁:二十四、談「天」說「地」 第26頁:二十五、一門深入
第27頁:二十六、「一」字匾 第28頁:二十七、「爾來了」
第29頁:二十八、談「孝道」 第30頁:二十九、佛教之「孝經」
第31頁:三十、生死輪迴 第32頁:三十一、生死之由來
第33頁:三十二、解脫生死之法 第34頁:三十三、談「迴向」
第35頁:三十四、談「覺」與「迷」 第36頁:三十五、談「六信」(一)
第37頁:三十六、談「六信」(二) 第38頁:三十七、談「發願」
第39頁:三十八、談「行」 第40頁:三十九、皈依「三寶」
第41頁:四十、逆流而上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4-28 15:05:29
讚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