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學佛淺說 王博謙居士著

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

[日期:2010-07-17] 來源:轉載  作者:王博謙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

現在的修行人,大約分為兩種:一種是修人天福,一種是修出世。修出世是不要福報的,(金剛經說:菩薩不受福德。)修人天福是要福報的。列位要知福報這件東西,是最要不得的。什麼緣故呢?因為福禍兩個字是對待的,是循環的。福禍相為倚伏,福就是禍之根,福報就是墮落之根。福報愈重愈容易墮落,所以說福報是要不得的;我們修行人是不可修人天福的。

怎樣叫做出世,怎樣叫做人天福?要明白這個解說,先要明白十法界。何謂十法界?乃我佛如來于一真法界中,約迷、悟、染、淨,分為十種階級。今為分列如下:

        ┌佛法界

四聖法界┤菩薩法界

        │緣覺法界

        └聲聞法界

        ┌天法界

        │人法界

六凡法界┤修羅法界

        │畜生法界

        │餓鬼法界

        └地獄法界

法者,軌持也,法則也。界者,分限也,體性也,因種也。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法為界。菩薩以六度萬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法為界。緣覺以了悟三世十二因緣法為界。(三世者,過去、現在、未來也。)(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是為順生門。若識老死之本為無明。能滅無明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是為還滅門。依之修行,能證辟支佛。)

聲聞以修四諦法為界。(四諦者,審實不虛之謂諦。生老病死等為苦諦。貪瞋癡等煩惱為眾苦之因,是集諦。上二為世間因果。戒定慧等道品,對治貪瞋癡等煩惱,為道諦,是出世因。滅盡世間生死,為滅諦,是出世果。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能出三界,證阿羅漢。)天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法為界。人以五戒十善法為界。(五戒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也。)(十善者:身三:不殺、不盜、不婬。口四: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三:不貪、不瞋、不癡。不持十善,即是十惡。)修羅以布施作福,瞋恨熾盛法為界。畜生以下品十惡法為界。餓鬼以中品十惡法為界。地獄以上品十惡法為界。所謂修如是因,感如是果;因無虛棄,果無浪得。明乎此義,則知苦樂升沈,皆由自造;非從天降,亦非人與也。

以上十法界,四聖六凡,從佛法界至聲聞法界,(緣覺、聲聞,就是兩種阿羅漢。)叫做四聖法界。修成聲聞法界,就能出世永不退轉,永不墮落,永遠不再入生死輪迴。以上三種更不必說。從天法界至地獄法界,叫做六凡法界,是永遠在生死輪迴中隨業流轉的;這就是俗語常說的六道輪迴。因為六道之中,唯有天人兩道得享福報,所以叫做人天福。(修羅雖亦有福報,然是罪福相兼的,故專說人天,不說修羅。)至於餓鬼、畜生、地獄,名為三惡道,那便純是業報,沒有福報。然而惡道的業報盡了,可以復生人天;人天的福報盡了,仍要墮落惡道。如車輪之迴轉,故曰輪迴。既在輪迴之中,總有在人天兩道受福報的時候,也總有在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受業報的時候。所以不但是人世的榮華富貴轉眼成空,就是修到天界,貴為天帝,等到天福享盡,五衰相現,也是一樣的墮落。我們今世徼幸得生人道,如不肯發心修行,來世一定要輪到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裏而去嘗嘗滋味。可怕可怕!今有一種人,雖肯發心修行,但他所修的是人天福,不是想出世,來世仍要在人道之中享受大富大貴的福報。不知愈富貴愈容易造業,墮落得愈快愈深。即使今生修行的功德甚大,來生幸而超生天界,然天界因樂多苦少,轉難發心修行,如不修行,到後來一樣免不了輪迴,一樣免不了墮落,仍要向三惡道裏去走走。照此想來,真是驚心動魄,非趕緊修出世不可,非趕緊脫輪迴不可,非趕緊勇猛發心,超凡入聖不可。現在的人,往往說前世不修,今生貧苦,修修來世;這真是誤人不淺的話頭。奉勸列位,須要澈底覺悟,速發大心!

佛教既以度人出世為本,何以又准人修人天福報呢?不知我佛如來,慈憫眾生,若照佛的本願,必須一切眾生悉皆成佛,方為滿願。無如眾生業力太重,根性不齊,雖修善因,不發大心,仍舊貪戀著福報,不能跳出這生死輪迴,也是無可如何之事。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在佛本心,是權設方便,曲垂接引;冀其由此深入,非專以此為究竟實義故也。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人何以要學佛
第3頁:樂是苦的因 第4頁:因果輪迴及天堂地獄果然有麼?
第5頁:出世間法仍以世間法為根本 第6頁:佛道容易成麼
第7頁:在家人也能學佛麼? 第8頁:愚笨人也能學佛麼?
第9頁:女人也能學佛麼? 第10頁:修行人不可修人天福
第11頁:修行人應當修淨土 第12頁:念念阿彌陀佛就能成佛麼?
第13頁:學佛應當念什麼經典做什麼功課 第14頁:修行人要精進不可懈怠
第15頁:何以應當戒殺? 第16頁:修行人懺除婬念的方法
第17頁:大乘小乘的分別 第18頁:真心與妄心的分別
第19頁: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第20頁:臨終的一念
第21頁:佛學與學佛的分別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