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跟南懷瑾大師學佛悟道——實踐篇 胡衛紅

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日期:2011-04-1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胡衛紅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師語錄

  南懷瑾說:從事政治的當權者或立法者,當你要發布命令,或建立法制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個最基層的平民群眾,也是對象的當事人。只是現在立場不同,處境不一樣而已。如果要是我自己接受這個命令,是不是可以做得到、行得通呢?假定人人是我,如果在我自己的心中,也是有所礙難,也是很不妥當的,那就不能隨便下令或立法而要求別人遵守了。

  經典回放

  選自《大學》

  【原文】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譯文】堯、舜用仁政統率天下,民眾也變得友愛;桀、紂用暴政統治天下,民眾也變得凶暴。號令和自己的嗜好相反,民眾是不會服從的。因此,君子先要求自己具備美德,然後才去要求別人的美德;先要求自己改掉惡習,然後才去批評別人的惡習。如果自己沒有不強求他人的品性,卻去開導別人明白善惡的道理,那是辦不到的。

  大師釋疑

  帥:同“率”,率領,統帥。

  令:號令、命令、政令。

  有諸己:即“有之於己”,意為自己所具有的,這裏指具有美德。

  所藏乎身不恕:即自身品德中不具備怒的特點。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也就是不強求他人。

  喻:使別人明白。

  學儒一得:對普通群眾不宜要求太高

  儒家有兩個重要觀點,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表面看,這兩個觀點都很有道理,但如果把這兩個觀點合起來用,就存有很大缺陷。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理所當然。但如果是自己覺得好的,想要的,可不可以施於人呢?怎么知道別人想不想要?比如“禮”這種美德,在儒家看來越看越美,所以進行深入研究,研究出了“禮儀三千,威儀八百”,花半輩子功夫才能全部學到手。儒家之外的人可能並不喜歡“禮”,或者不喜歡那么“多禮”,這時候該怎么對待?儒士們可能因為“有諸己”,就理直氣壯地“求諸人”和“非諸人”。這對別人來說,就勉為其難了!

  如果儒士沒有當上官,他們會好心好意地指導別人學“禮”,要是人家不理他的茬,他們就會歪著嘴巴指責人家“非禮”。如果儒士當了官,有了作出決定乃至制訂政策的權力,他們就會把那種勉為其難的特點反映在決定或政策中,而對百姓造成不便乃至傷害。

  從曆史來看,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的1000多年時間裏,中國的法律、制度往往體現出苛刻和不近人情的特點。只有唐朝前期等少數幾個時代才顯得相對比較寬松,這並不是儒家思想的功勞,相反恰恰是儒家思想被削弱的結果。在唐朝前期,李世民規定三大教的排序是道第一,佛第二,儒第三。武則天當政後,調整了一下次序,佛第一,道第二,儒第三。儒家沒有獨尊的地位,影響力就小多了。但老百姓並沒有因為缺少儒家的嚴格的要求而變壞,反而變好了。比如 630年,全國處決的死刑犯只有29人,可見當時的犯罪率很低。只要儒家能夠幹預國家政策,老百姓的自由度就會急劇降低,但社會風氣未必因此好轉,人心反而變得更偽詐了。誠如老子《道德經》所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儒家的目標是推行仁義,是為了使社會風氣變好,為什么事與願違呢?原因有三:

  第一,對普通群眾要求太高。

  儒家的目標是做“大人”,或者說“學做聖賢”,用很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當然沒有問題。用這個標准來要求普通群眾,就太過分了,因為他們未必都想做“大人”。

  據《荀子·哀公篇》記載,孔子曾魯哀公探討用人問題時,曾說,天下有五種人:庸人,士,君子,賢人、聖人。

  魯哀公就說:“請問什么樣的人叫做庸人呢?”

  孔子說:“所謂庸人,有這種特點:嘴裏說不出好話,心裏不擔心正事,不知道推舉並追隨賢人善士以幫助排憂解難,行動沒有目標,立身沒有原則。每天追逐物質財富,卻不知道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只知道因利而動,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受七情六欲支配,心也跟著變壞了。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庸人。”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所謂“嘴裏說不出好話”,是指說不出合乎美德的話,“心裏不擔心正事”,是不關心國家、社會和他人的事。所謂“心也跟著變壞”,是指隨時可能因欲望而生出壞心眼,並不是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

  魯哀公又問:“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士呢?”

  孔子回答說:“所謂士,具有這樣的特點:他雖然不能完全懂得正道和運用方法,但行事還能夠有所遵循;雖然不能把善行做得十全十美,但有自己的原則。不追求知識淵博,但追求完全學有專精;不追求多發議論,而追求說話在理;不追求多幹工作,而追求辦事效果。他所掌握的知識、說的話、做的事,就像生命和肌膚一樣不可更改。因此富貴不能增加他的快樂,貧賤也不能減損他的美德,這就是士。”

  魯哀公又問:“那么怎樣才算君子呢?”

  孔子回答說:“所謂君子,具有這些特點:說話忠誠守信,但內心並不認為這是什么了不起的品德;做事依從仁義,但並不以此為驕傲;智慧通達,但不在言辭上爭強好勝,這就是君子。”

  為什么君子講忠信、行仁義,卻不認為有什么了不起呢?因為這些美德已經成為君子的一種習慣,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就像吃飯穿衣一樣平常,所以不覺得有什么了不起。

  魯哀公說:“夫子說得對極了!那么請問什么是賢人呢?”

  孔子回答說:“所謂賢人,具有這樣的特點:行為合乎規范,卻不違逆自己的本性;言論足以成為天下的准則,又不會損傷自己的身體;富有天下,卻沒有一點不義之財;使天下得到福利,卻不用擔心因此變得貧窮。這樣的人稱得上賢人了。”

  這裏有必要說明一下:行為自然合乎規范,才不違逆本性。想做卻不敢做,只好“演戲”,與本性不符。言論合乎規律,實行起來很簡單,就不用勞神費力而傷身體。心懷天下,就富有天下,並不是非把財富弄到自己的小家來不可。“取之有道”,就沒有不義之財。用善政使天下得到福利,而不是拿私財送給少數人,自然不會把自己弄成一個窮光蛋。

  魯哀公說:“說得太好了!請問什么人可稱得上聖人?”

  孔子說:“所謂聖人,具有這樣的特點:智慧與大道相通,隨大道變化而變化,永無窮盡,這是因為他對萬物的情性了如指掌。所謂“大道”,是一種支配萬物變化並因此成就萬物的東西。所謂“情性”,是事物內部不可更改的規律。聖人明大道而通情性,所以他行事時,境界像天地一樣宏大,智慧像日月一樣昭明,德行像風雨一樣遍施,態度就祭祀一樣莊嚴肅穆。他們辦事的方法,找不到出處,好像上天授予的一樣;他們辦事的結果,百姓很滿意,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了。這樣的人,稱得上聖人。

  從這個故事來看,各種人的境界、智能、追求目標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那么就不能勉強要求一律,各種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這樣也很好。但是後世的儒士們對先儒的學問學到半通不通,已經不知道這個道理了,所以經常以自己的標准來嚴格要求普通群眾,反而把社會價值觀搞亂了。

  尤其是宋代理學出爐後,變得完全不講道理、不近人情了。理學的有一個宗旨:存天理,滅人欲。這是聖人的境界,賢人都做不到,何況一般大眾?在“存天理,滅人欲”之下,又制訂“三綱五常”的規則,又提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要求,這時候的所謂儒學,已經變成了一種毒素,不知不覺地侵害著社會肌體。要不然中國人也不會在晚清時成為“東亞病夫”了。

  其實“理學”剛流行時,就有識者看到了它的弊端。南宋大儒邵雍,世稱“康節先生”,精通易學。理學兩大先鋒人物程顥、程頤曾隨從他學易,卻無所成。邵雍臨死,程頤就問他:“從此就要永訣了,您有什么要告訴我的嗎?” 邵雍用兩手一比,沒有做聲。程頤不懂,就問是什么意思。邵雍說:“前面路徑須令寬。窄則自無著身處,能使人行乎!”意思是說,前面的路道要留寬一點,太窄了,自己都站不住腳,別人怎么能走過去呢!

  理學的特點正是如此,那些理學家自己都實行不了,要求普通人實行,不是太勉為其難了嗎?

  所以我們學習儒學,只需學孟子之前的儒學,漢儒董仲舒之後的儒學,已經是一盤受到汙染的大雜燴,味道美不美,都不值得品嘗。

  其二,年齡的隔閡。

  儒士以自己的標准要求大眾,也許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引導社會道德水准的提升,也是一項需要做的工作。但他們的年齡很成問題。大致上,到他們足以左右國家政策時,往往已經到了中老年。不考慮大眾的標准,按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做,政策就會存在“代溝”。這個道理,跟父母和兒女之間存在“代溝”是一樣的,用不著細談。以前有人提過中國的“老人政治”的問題,老年人的欲望降低了,行動能力減弱了,生活要求也降低了,而且能夠到達很高地位的人,本身就比一般人勤奮敬業。用這種標准要求大眾,就不合理了。中國的法律、制度從來沒有被認認真真執行過,不是中國人太壞,而是法律、制度確確實實是不合理的。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其三,不尊重普通群眾的選擇。

  儒家有一個特點:堅定不移地推銷自己認為好的東西,這就像推銷員想把某件商品硬塞給顧客而不尊重顧客的選擇一樣。

  孔子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大意是不要固守成見,不要固執己見。這是一個很好的觀點。但實際上孔子本人並沒有達到這么高的境界。否則他就不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竭盡全力地推銷自己的“仁道”,卻不考慮對仁道做一些改進,使之變得“適銷對路”。

  先儒尚且達不到這么高的境界,後儒就更不行了,所以一旦儒家得勢,他們就會頑固地推行自己以為的“善政”,極少征詢群眾的意見,並且從不懷疑這樣做可能是錯的。中國一千多年來的政治弊端,主要就出在這個地方。

  我們學儒,需要謹慎地剔除這種自以為是的東西。在追求傑出的同時學會尊重群眾,跟我們這個全球化時代就比較接軌了。

【書籍目錄】
第1頁:前言:一枝一葉皆可悟道 第2頁:目錄
第3頁:聽大師說儒 第4頁:學做大人
第5頁:給自己量身定位 第6頁:單純就是天才
第7頁:勿自欺欺人 第8頁:人身難得要珍惜
第9頁:修身齊家的五大障礙 第10頁:從齊家開始修煉影響力
第11頁:順從民意,引導人心 第12頁:多行善事即是真學問
第13頁:決定成敗的第一大要點 第14頁:忠誠勝於能力
第15頁:以財發身,勿以身發財 第16頁:透過“義”字見大利
第17頁:領導的威儀與威德 第18頁:什么是婦人之仁
第19頁:政治經濟不分家 第20頁:小勇大勇都重要
第21頁:慎防樂極生悲 第22頁:愛財好色並非壞事
第23頁:如何避免小人之禍 第24頁:忠誠的前提
第25頁:佛法只是一顆真心 第26頁:“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第27頁:佛是無事的凡人 第28頁:學佛的第一步
第29頁:一切皆幻誰來修行 第30頁:如何才能開悟
第31頁:不移一步到西方 第32頁: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第33頁:信為道源功德母 第34頁:愛是煩惱,還是要愛
第35頁:學道的二種障礙 第36頁:根無大小,皆成佛果
第37頁: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第38頁:如何快速成佛
第39頁:吃飯穿衣也是修行 第40頁: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41頁:我眼本明,因師故瞎 第42頁:學佛當從敬佛始
第43頁:佛的般若智慧 第44頁:生命的沉潛與騰飛
第45頁:心量決定能量 第46頁:莫學小鳥笑大鵬
第47頁:莊子推崇的境界 第48頁:大而無當不如小而有用
第49頁:低調做人的哲學 第50頁:得意之時當思退步
第51頁:功成而不居 第52頁:無事莫找事
第53頁:鮮靈活潑即是道 第54頁:做官莫作怪
第55頁:專用聰明,大事不成 第56頁:一身榮辱自心知
第57頁:留一點閑心,看花開花落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許賢文 发表于 2012-8-26 0:05:36
佛.道. 儒.歸根佛經.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