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日期:2011-0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禪宗大義

  相傳此宗是釋迦佛成道後,第四十九年,於涅槃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 大迦葉,破顏微笑。佛即讚歎大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於汝,汝其善護持之。」自此以後,歷代祖師,以心傳心,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說不立文字,而於文字般若,亦所不廢,如達磨印心,付法有《楞伽經》四卷;五祖弘忍並弘金剛、維 摩、圓覺等經。然特重宗通,而不在說通,重於證道,而不在教道。

  此宗單傳心印法門,從摩訶迦葉,傳阿難尊者,輾轉傳至達磨大師,是為印度第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大師,於梁普通七年,東來傳法,是為中土禪宗之初祖,梁武帝聞師來,迎至金陵問道,機緣不契,師遂渡江至洛陽,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 年,後傳心法於二祖慧可。可傳法於僧璨,為第三祖。璨傳法於道信,為第四祖。信傳法於弘忍,為第五祖。忍傳法於慧能,為第六祖。慧能大師,承傳衣缽,化行 南方,世稱南宗禪。神秀大師,亦承五祖教法,化行北方,世稱北宗禪。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故有南頓北漸之稱。

  六祖大師門下,得法者有四十三人,是故五祖傳衣缽後,對慧能說︰「衣為爭 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之後,六祖祇傳法而不傳衣缽。其後諸祖,接化學人,各有其獨特家風,因此乃有五家禪風:一臨濟禪風,機鋒峻烈,如迅 雷疾風,凡僧有問,即當頭棒喝,或擒住、托開等。二曹洞禪風,其接化學人,穩順綿密,諄諄不倦,君臣道合,正偏相資。三溈仰禪風,師資唱和,事理並行,父 子一家,體用雙彰。四雲門禪風,孤危險峻,簡潔明快,不用多語,片言隻句,藏無限旨趣,無盡鋒芒。五法眼禪風,簡明處似雲門,隱密處似曹洞,言語似頗平 凡,而句自藏機鋒。

  此宗不依念佛、看經、修懺、禮拜、持疂、燒香等種種方法,乃以回光反照,單 刀直入,參究話頭,話頭雖各不同,皆以一則無意味話,使人不用意識思想,靜淨參究一番,或參念佛是誰?拖死屍者是誰?生從何來,死歸何處?死去燒了時還有 「我」嗎?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我?清順治皇帝說︰「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 朧又是誰?」深入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屋祇住一人,一日出外買菜,回聞屋內,有人講話,必尋其人所在,久而久之,一時參破,萬有皆空, 併此無意味話,亦了不可得。樹頭果熟,因風墮地,五花八裂,著地無聲,自然無著落處,而知有著落在。昔日枯木禪師,夜坐見僧剔燈,忽然開悟,偈曰︰「剔起 燈來是火,歷劫無明照破,歸堂撞見聖僧,幾乎當面錯過。」悟後便知︰「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十方虛空,在我心內,猶如片 雲,點太清,照破五蘊諸法相,虛空粉碎大地平。

  悟有頓悟漸悟,所謂理即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悟分三種:一 先悟後修,即普通人,皆須悟後,更起修行,持戒及研究教理,即頓悟漸修。二先修後悟,此隨順劣根,使先持戒修定,經年累月熏習,亦有開悟之分,但非此宗本 意。三悟修同時,此由夙根成熟,祇待此生證果,在未悟時,被現業所障,未能顯露,及一時觸悟,即一切具足,如六祖等。此種人必須利根上智,是故後世禪,必 須以頓悟之後,始漸修為準則。又因悟而修,即是解悟,因修而悟,即是證悟。

  此宗開悟,分為三段。第一本參,又名初關,由參話頭,引出無漏慧,由無漏 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為初關。第二重關,既見性已,便以無漏慧,對治煩惱。至煩惱伏除時,而不起現行,方名重關。第三末後關,以上煩惱伏除,尚賴對 治功用,必須煩惱淨盡,任運無功用時,始透末後一關。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頓超佛地,即佛即心,即心即佛。

  更有九種大禪︰一、自性禪,不向外求,觀諸法實相。二、一切禪,自行化他之 一切功德。三、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四、一切門禪,一切禪定皆由此出。五、善人禪,大善根眾生所共修。六、一切行禪,大乘行法無不含攝。七、除煩惱禪, 能除滅眾生之苦惱。八、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九、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淨報。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 第2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1.佛教是否迷信
第3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2.宗教徒有三分呆 第4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3.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第5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4.甚麼是四大皆空 第6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5.略解六根清淨
第7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6.漫談忍辱道 第8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7.拜佛的真義
第9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8.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第10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9.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第11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第12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2.福慧與人生
第13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3.福慧與善惡 第14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4.煩惱與痛苦
第15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5.談苦與空 第16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6.人間之樂不宜求
第17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第18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8.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第19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1.護生的真義 第20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2.戒殺與放生
第21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3.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第22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4.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第23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第24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6.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第25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7.受菩薩戒之功德 第26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1.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第27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2.佛教何以式微 第28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3.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第29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4.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第30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5.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第31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6.觀感四則 第32頁:卷伍、僧伽談 -- 1.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第33頁:卷伍、僧伽談 -- 2.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第34頁:卷伍、僧伽談 -- 3.僧伽是否消極者
第35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1.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第36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2.觀世音菩薩成道
第37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3.藥師佛與眾生 第38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4.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第39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5.盂蘭盆節的由來 第40頁:卷柒、人物誌 -- 1.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第41頁:卷柒、人物誌 -- 2.追悼倓虛長老 第42頁:卷柒、人物誌 -- 3.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第43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1.八宗緣起 第44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2.天台宗大義
第45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3.華嚴宗大義 第46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第47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5.淨土宗大義 第48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第49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7.唯識宗大義 第50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8.密宗大義
第51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9.律宗大義 第52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呱呱 发表于 2014-3-23 21:02:29
請問我想要引用《學佛文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做學術研究,請問這本書的出版年跟出版社、出版的縣市是什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