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觀生死,生死是涅槃;凡夫看涅槃,涅槃是生死。
※證悟生死空性,生死是涅槃;涅槃不空,涅槃是生死。
※不脫對治門,是生死業。
※情存聖量,猶落法塵,己見未忘,還成滲漏。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顧戀過去是眾生的煩惱,使我們在過去的回憶中,增加了失望與悲哀,低落了克難精進的努力。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
※菩薩忍受一切惡果,對眾生心平等而不動搖,如大地。
※無論有人非議或是褒獎,能夠不受他人毀譽褒貶的影響,而默然地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凡夫於此三界火宅,東酉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
※菩薩不但入地獄住地獄,還要莊嚴地獄。
※菩薩修行有四法:一者不捨菩提心。二者不捨善知識。三者不捨堪忍愛樂。四者不捨阿蘭若。
※諸法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為正觀。
※若不能受委屈、忍辱,如飲甘露,不名入道之人。
※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
※佛是大幻師,轉大幻法輪,成大幻涅槃,轉幻生滅,得不生不滅,轉河沙穢土,成清淨法界。
※性本清淨,不待修成,有修有證,即同增上慢人,真空無滯,應用無窮。
※須跋陀羅,是為如來最後弟子,時夜未久,即證阿羅漢,便先滅度而佛後,年百二十。
※分別諸境心不動,是真調伏心;了見一切法空,常在三昧中。
※念佛休論閑與忙,時時無間始相應,一聲喚醒慈悲主,剎剎塵塵是淨邦。
※一句洪名一寶蓮,聲聲流出自心田,但教念念能相續,不怕彌陀不現前。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總攝六根惟念佛,浮情淨盡自圓成;巍巍堂上黃金相,不須起念自分別。
※彌陀教我念彌陀,我又如何離得他;我不識他他是我,相逢覿面笑呵呵。
※舉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修,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都是少年人。
※如夢行千里,一覺醒來,未離床枕,如何有來去之跡可見。
※一切的現象,都是從相互依存的關係而成立的,在那當中,沒有實體的原理。
※菩薩無所得,發無所得心,決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實相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麼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若執著無住,又落於偏空。
※人生一念受一身,百念受百身,千念受千身。
※能念心外無別所念之佛,所念佛外無別能念之心,能所俱性空,心佛一如。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
※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心若不能轉業,即為業縛。
※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是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
※一念不盡,即是生死之根,業風所牽。
※諸佛如來,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一切如來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差別。
※佛法直從當前的因果入手,從雜染因果到清淨因果,從緣起到空寂。
※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蘊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所。
※緣來勿拒,緣去勿留;緣來勿喜,緣去勿悲。
※成敗、得失、取捨、苦樂、悲喜、離合、生死、欣厭,這一連串都是業力感召,萬法唯心造,自作自受,頂代不得,世間本是缺陷故。
※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聖者解脫境界,不著三界,不離三界。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