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中國佛教人物 呂徵等著

中國佛教人物 呂徵等著

一八 菩提達摩(?—536,一說528)

[日期:2010-08-12] 來源:轉載  作者:呂徵等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八 菩提達摩(?—536,一說528)

菩提達摩(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裏北行至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遊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達摩抵魏,遊嵩山少林寺,在那裏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並親近和供養四、五年。達摩感覺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於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記載這個傳說的最古文獻是敦煌出土的佚名《歷代法寶記》(774年間撰)和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之上。後來禪宗著名的《碧岩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以後,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

達摩晚年的事跡,各傳都未明確記載。後人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又傳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蔥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又有「只履西歸」的傳說。

達摩的禪法,據敦煌出土資料,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唐淨覺《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達摩弟子曇林記錄而傳出。據曇林的序文說,他把達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摩論》;而達摩為坐禪眾《釋楞伽要義》一卷,亦名為《達摩論》。這兩卷論文理圓淨,當時流行很廣。

現在一般作為達摩學說的有《少室六門集》上下二卷,即:《心經頌》、《破相論》(一名《觀心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六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一名《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這些著述內容大致都差不多。

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載:「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云,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

理入和行入的名稱,見於北涼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但《金剛三昧經》說的理入是「覺觀」,而「壁觀」是達摩傳出的獨特禪法。道宣在《續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末對達摩禪法的評價說:「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

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準,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藉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

後世佛教徒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

達摩的師承已無可考,後人為追溯傳統遂有種種說法。《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肯定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脈相承的。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說法。唐智炬《寶林傳》(成於801年)以印度自迦葉傳至獅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此說為五代南唐泉州靜、筠二師所集《祖堂集》(成於952年)、永明延壽《宗鏡錄》(成於957年)所繼承,又為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成於1004年)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成於1061年)所依用,後來即成為禪宗的正統說。

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慧可」另見本書專條。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跡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縣人,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494—497)年間住鍾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今四川)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

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間,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斫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於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跡。(林子青)

【書籍目錄】
第1頁:一 安世高(約二世紀) 第2頁:二 支婁迦讖(約二世紀)
第3頁:三 支謙(約三世紀) 第4頁:四 朱士行(約三世紀)
第5頁:五 竺法護(約三、四世紀間) 第6頁:六 竺佛圖澄(232—348)
第7頁:七 道安(312,一說314—385) 第8頁:八 支遁(314—366)
第9頁:九 僧伽提婆(約四世紀) 第10頁:一○ 慧遠(334—416)
第11頁:一一 鳩摩羅什(343—413) 第12頁:一二 法顯(?—約422)
第13頁:一三 道生(355—434) 第14頁:一四 僧肇(384,一說374—414)
第15頁:一五 曇無讖(385—433) 第16頁:一六 求那跋陀羅(394—468)
第17頁:一七 佛馱跋陀羅(359—429) 第18頁:一八 菩提達摩(?—536,一說528)
第19頁:一九 僧祐(445—518) 第20頁:二○ 慧光(約六世紀)
第21頁:二一 曇鸞(476—542) 第22頁:二二 菩提留支(約五、六世紀間)
第23頁:二三 慧可(487—593) 第24頁:二四 慧皎(497—554)
第25頁:二五 真諦(499—569) 第26頁:二六 慧文(約六世紀)
第27頁:二七 慧思(515—577) 第28頁:二八 智顗(538—597)
第29頁:二九 信行(540—594) 第30頁:三○ 吉藏(549—623)
第31頁:三一 法順(557—640) 第32頁:三二 道綽(562—645)
第33頁:三三 法琳(572—640) 第34頁:三四 法融(594—657)
第35頁:三五 道宣(596—667) 第36頁:三六 玄奘(600—664)
第37頁:三七 智儼(602—668) 第38頁:三八 弘忍(601—674)
第39頁:三九 神秀(606—706) 第40頁:四○ 善導(613—681)
第41頁:四一 圓測(613—696) 第42頁:四二 阿地瞿多(約七世紀)
第43頁:四三 懷素(625—698) 第44頁:四四 窺基(632—682)
第45頁:四五 普光(約七世紀) 第46頁:四六 義淨(635—713)
第47頁:四七 李通玄(635—730) 第48頁:四八 善無畏(637—735)
第49頁:四九 慧能(638—713) 第50頁:五○ 法藏(643—712)
第51頁:五一 慧苑(約七、八世紀間) 第52頁:五二 慧沼(650—714)
第53頁:五三 實叉難陀(652—710) 第54頁:五四 智周(668—723)
第55頁:五五 菩提流志(?—727) 第56頁:五六 神會(668,一說686—760)
第57頁:五七 慧日(680—748) 第58頁:五八 一行(683,一說673—727)
第59頁:五九 鑒真(688—763) 第60頁:六○ 希遷(700—790)
第61頁:六一 蓮華生(約八世紀) 第62頁:六二 不空(705—774)
第63頁:六三 道一(709—788) 第64頁:六四 湛然(711—782)
第65頁:六五 懷海(720—814) 第66頁:六六 澄觀(737—838,一說738—839)
第67頁:六七 宗密(780—841) 第68頁:六八 希運(約八、九世紀間)
第69頁:六九 天息災(?—1000)、法天(?—1001)、施護(?—1017) 第70頁:七○ 延壽(904—975)
第71頁:七一 知禮(960—1028) 第72頁:七二 智圓(976—1022)
第73頁:七三 阿底峽(982—1051,一說980—1052) 第74頁:七四 淨源(1011—1088)
第75頁:七五 元照(1048—1116) 第76頁:七六 膽巴(1230—1303)
第77頁:七七 帕思巴(1235—1280) 第78頁:七八 布敦(1290—1364)
第79頁:七九 宗喀巴(1357—1419) 第80頁:八○ 嘉曹傑(1364-1432)
第81頁:八一 克主傑(1385—1438) 第82頁:八二 僧成(1391—1474)
第83頁:八三 袾宏(1535—1615) 第84頁:八四 真可(1543-1603)
第85頁:八五 德清(1546-1623) 第86頁:八六 善慧法幢(四世班禪,1570—1662)
第87頁:八七 智旭(1599—1655) 第88頁:八八 讀體(1601—1679)
第89頁:八九 善慧海(1617—1682) 第90頁:九○ 彭際清(1740—1796)
第91頁:九一 楊文會(1837—1911) 第92頁:九二 敬安(1851—1912)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1-12 11:34:14
智交法師那—段,於各個高僧名之間若加上頓號,有助於閱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