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如活水
宋朝理學家朱熹曾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止水固然可以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流水順勢俯衝,遇石則轉,在動中凝聚力量,在動中隨緣任運,不是更能發揮生命的活力嗎?
所謂「法輪常轉,佛日增輝」,大師認為,法輪要經常轉動,佛教才能興隆,尤其在今天這個注重聲音、色彩的世界裡,更應該動員大家一起共修、巡訪寺院、朝山禮佛、聽聞佛法、舉辦遊園義賣、發起聖歌表演、舉行素食比賽、成立各種球隊等。
佛光會開創以來,植樹環保、資源回收、七誡運動、清貧思想、三好運動等,不但倡導人間化、大眾化的佛教,並將佛法推廣到日常生活當中,落實於人我關係之間。
為什麼辦活動有利於弘法?
一則可以打響佛光山的知名度,展現組織、理念及動員力量,提高參與感及成就感;二則也是一種接引的方式,活動中普門大開,不排斥、不擇揀,接引的對象比
較全面,活動之後會有一定比例的人留下來。重要的是對參加者給與引導,提供各種學習機會,提高認同與自尊。因為「感動是一時的,受用是一世的」。
直面敏感問題
弘法內容的現代化———恆順眾生,契理契機。
觀察一般法師講經,往往是依據一部經典,銷文解字,逐句說明;講一部經要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據傳昔日天台宗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光是經
題上的一個「妙」字,就一連講了90天,因而有「九旬談妙」的公案。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多數人都很忙,白天上班,晚上應酬、兼差,要花幾個月去聽完一部經
典非常困難;如果零零碎碎地聽些片段,也不能甚解。
而大師洞悉現代社會重歸納分析,講求時間效率的趨勢,設計出以題目為單元的內容,一個題目就是一段佛法,聽者花幾個小時就能領悟佛法的真諦。而這些題目
又都和社會大眾的工作、生活、心理息息相關,例如「如何歡度老年生活」、「心病還需心藥醫」、「人生十問」、「生活與信仰」、「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
「如何消除壓力」、「兩性相處之道」等。
最近幾年,倫理價值沒落,社會混沌晦暗,前所未見的,卻又關乎人性基本的一些議題浮上檯面,例如「安樂死」、「艾滋病」、「複製人」、「墮胎」等,在在碰觸宗教界脆弱敏感的神經。然而,某些宗教領袖,對這些問題要不是抱殘守缺、重彈老調,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大師,對於外界提問,直言不諱,甚至以論文及小叢書的方式,連續發表了《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佛教對身心疾病的看法》等問答紀實,說明佛教對這些問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