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在時代脈動上
每一步都可說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個足印。大師對於創新一直有準確的分寸,觀念上不凝滯,也不逾越;行動上不畏懼,?不躁進。穩穩踩在每一個時代脈動的節拍上。
若仔細分析,他所倡議且拳拳實踐的佛教現代化,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弘法場所的現代化——體貼人性,方便多門。
過去聽經聞法一定要到寺院裡去,往往由於路途遙遠或交通不便,使人望而卻步,甚至連法師都裹足不前。即便到了寺院,建築、設備又不符合聽講的需要,勉強
聽一兩次,藉故脫身的人所在多有。50多年前,大師乍到宜蘭,就已經發現個中問題,首先創立了台灣佛教界第一座講堂。延續多年,雷音寺每週三、六舉行共
修,共修完畢,一定會安排各種課程,包括主題演講,邀請?重一時的老師來講課,例如章嘉活佛、印順法師、演培法師、東初法師、煮雲法師等。
創建佛光山之後,對於寺院的功能,大師提出「傳統與現代融和、信眾與僧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宗教與藝文結合」的主張。所以佛光山及各別分院的建築,
都設有講堂、會議室、教室、談話室、簡報室、圖書館,乃至美術館、滴水坊(素食餐點)等。他認為,所謂現代化,就是不將弘法的責任推給大雄寶殿(只管叫信
徒去拜佛),而由講堂、會議室、教室來擔當(要有佛法開示),並做到出世與入世調和、山林與社會結合、出家與在家相輔相成。
大師回憶駐?宜蘭的歲月,每天都會有一些年輕人到寺院裡來聽經,他們問師父:「青年在佛教裡能做什麼事情?」於是,大師常常與他們一起,騎著腳踏車,帶
著一些紙做的道具,到鄉村的露天廣場布教。一面採取通俗方式說法,一面以玩紙戲、放幻燈片做輔助,吸引了很多人來聞法。
走出去!大師證明了佛教不是老人的佛教,而是青年的佛教。
當年曾隨大師弘法的林清志老師(慈恩)回憶:「布教地區,若是離宜蘭不遠的地方,我們便以腳踏車代步。年輕的師父,經常帶著30多位青年男女,在風和日
麗的黃昏,迎著夕陽,沐著晚風,向弘法的道場奔馳。路?遙遠的地方則搭火車,那時火車班次不多,我們常為了趕火車而行色匆匆。後來,宜蘭線段各站站長及工
作人員被我們的熱誠感動,經常等到我們全部人到齊後才開車。」
他們受歡迎的程度,可以從各地民眾的實際行動看出來。他們去以前,就有人街頭巷尾敲鑼提醒鄉親來聽講:「咱的佛教來囉!」有一次在小小的花蓮玉裡鎮,竟
然吸引了5000人來聞法。無論是大樹下、小戲院或曬穀場,大師領著青年朋友架麥克風、拉電線、裝燈泡、貼海報、排桌椅、招呼聽眾。開講了,依著師父幫他
們修改過的講稿,輪流以國台語雙聲帶上去演說,氣氛十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