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耳朵聽到的是槍林彈雨,我聽到的是苦難眾生的呼喚;
一般人眼睛看到的是屍橫遍野,我眼睛看到的是佛教興衰與未來。
?———星雲大師
六年棲霞歲月,形塑了星雲大師終身奉獻佛教的信念,1945年,當他離開棲霞考進焦山佛學院時,已從懵懂的孩子長成英氣風發的青年。
進入佛教界的北大
焦山佛學院,素有佛學界的「北大」之稱,無論師資及學生素質均堪稱一流,當時的院長為雪煩長老。在焦山求學時,受原始佛教於芝峰法師,另有聖璞法師、薛
劍園老師等人,分別教授國文、地理、歷史、生物學等;並受益於圓湛法師所教授的《莊子》《俱捨論》。
大師還曾經執弟子之禮,邀請雪煩長老及圓湛法師到美國,盤桓一月之久,再敘師生情誼。
焦山數年應該是他思想體系初步孕育的階段:「焦山佛學院位在揚子江中心,每天藥石(晚齋)之後,我喜歡走到門外沙灘上散步,一走數里之遙,面對那一望無
際的江水,思緒就猶如波濤相繼的浪潮般,從遠處拍岸而來,起伏的念頭也像是暮靄返家的帆船般,不斷駛進心中的港口……」
就讀於焦山佛學院時,他曾經建議學校展覽佛教文物,從構思到宣傳,從計劃到籌備,都一絲不苟。展出時,果然功不唐捐,吸引了數十萬人潮參觀。展覽完畢,收拾善後時,回想整個過程,深深體悟到發心工作的最大報酬就是學習到靈巧與智慧。
繼焦山佛學院之後,大師又入各大叢林參學,從棲霞律學院到寶華山學戒堂;從焦山佛學院到金山江天寺、常州天寧寺的禪堂,經歷律門、教門、宗門的洗禮,體悟行解並重的大乘佛教精神。相當於受到佛教完整的海陸空三軍訓練,基本功紮實、資歷完整。
參學過程中,他常常一個人徒步行腳數百華里,日日夜夜,穿越城鎮,行經鄉村,俗話說「寧為太平狗,不做亂世人」,旅次中眼見同胞陷於水深火熱中,從小就有正義感的他感到激憤,佛門熏陶又使他懷著不忍人之心的慈悲。
多年以後,他對徒眾描述當時心情:「一般人耳朵聽到的是槍林彈雨,我聽到的是苦難眾生的呼喚;一般人眼睛看到的是屍橫遍野,我眼睛看到的是佛教興衰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