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以來,體會了越來越多佛法中的不可思議。因為馬上要中元節了,中元節是我們出家人的自恣日,也是我們出家人又長一歲的標志日。大家要自我總結,回顧過去一年中自己的得失。一年來所學太多,這幾天的回顧,最大的體會,好像是明白了什么叫清閑。
記憶中的清閑是下午茶,手中的報紙;是運動場邊上三五好友的喘息;是帶著小狗狗去散步;是帶著小孩去公園放風箏等等置身事外的清閑。因為生活、工作、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這種置身事外的時間越來越少,很多人為之生病或者處於亞健康狀態,總是抱怨忙啊忙,難得片刻的清閑。更有甚者,好不容易有個假期,還要忙著趕火車,趕著給自己在風景區照張相。
而在出家後,從根本上體會到了什么是清閑。出家人行的是無為法,做任何事情是加倍認真努力地去做而對結果不執著。由於工作、生活、學習條件相對較差,身體是比較疲勞的,但心態卻是很清閑的,因為我們只是在做事情的時候認真努力,而對結果不執著,從而我們每天疲勞地躺在床上的時候很快入睡,或者打一會兒坐就能很快恢複體力。而對於簡單的飲食,由於認真去吃,所以身體健康。不用去計較得失是非;不用去計較你多我少;不用去計較吃虧與占便宜等等,不在二元對立中。最近總是忙,有時忙得完不成自己的功課,甚至忙得沒有時間洗澡、洗衣服,或者忙得邊繞塔邊和祖師說話,但是不管多忙,總有時間用來打坐。這就是心裏無事、無對立而感覺清閑的原因。
老和尚前一段時間跟我說:“未出家時嫌事多,出了家後事更多。”當時沒有明白為什么會這樣,並且他老人家即使“事更多”卻也從沒有感覺忙碌,總是從容自在清閑的樣子。現在自己總算有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裏不裝“事情”,每件事由當下的智慧去解決。這裏一定要注意“事情”是指的人我是非等對立的問題,不是事件的過程。事件的過程是要好好把握、認真對待的,絕不能有所輕視,否則就變成不為了,所以無為法實在是我們做事情的最佳辦法。這在《金剛經》裏也有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在《寶積經》裏也說:“無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無為最安。”只要行無為法,那么我們就超越了清閑與忙碌,我們就能真正地清閑了。
呂洞賓修道成仙自認為是清閑的人,並寫下:“一日清閑自在身,六神和合報平安。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結果被黃龍祖師罵為“守屍鬼”。說明呂洞賓只是知道置身事外的清閑,還不知道忙碌中的清閑。雖然得道成仙,但是還沒有真正超越並得到解脫。
所以清閑是一種超越並解脫的狀態;是行無為法的結果;既是清淨,也是忙碌。老和尚教我們最簡單的行無為法的方法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只要我們用感恩的心去面對世界,不用二元對立的心態去解決問題,那么我們總能清閑自在;只要我們用包容的心去和諧自他,沒有人我是非糾纏,那么我們仍會清閑自在;只要我們用分享的心去回報大眾,即使我們再忙碌,我們也會感覺清閑自在;只要我們用結緣的心來成就事業,那么我們即使再奔波,我們還是清閑自在。
希望我們每時每刻都能體驗清閑自在。
延伸閱讀:
【《寶積經》】
又作《大寶積經》,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系纂輯有關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之諸經而成。寶積,即“積集法寶”之意。因其為大乘深妙之法,故謂之“寶”;聚集無量之法門,故謂之“積”。全經內容泛論大乘佛教之各種主要法門,涉及范圍甚廣,每一會相當一部經,亦各有其獨立之主題,例如四十六會 “文殊說般若會”主要論述“般若性空”之思想;第五會“無量壽如來會”宣說彌陀淨土之信仰;另如第二、第三、第七、第十一、第二十四會等則闡揚密教之各種重要教義。
(摘自《與祖師同行》,明一著,明睿編,三聯書店2011年1月版,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