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四、「碑林」的佛教文化
四月十九日,星期二。
上午遊「西安碑林」,原址是孔廟,現在的正式名稱是「陜西省博物館」,這是收藏我國古代名家石碑最最齊全也是最豐富的一個陳列館。此館以唐代的「石臺
孝經」為基礎,經宋、金、元、明、清繼續收藏,現在的規模則是民國二十六年(西元一九三七年)由名建築家梁思成的設計,修建完成於民國二十七年二月。一九
八二年增建第七收藏室,加入了清代的名家石碑一千多件。
▲西安碑林前。
我對書法藝術純屬門外,但是對於佛教有關的碑刻,關注有加。我在碑林中,見到了久已慕名的許多石碑,例如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書「道因法師碑」(西元六
六三年建立),褚遂良(西元五九六~六五八年)書「大唐三藏聖教序」,僧懷仁集王羲之(西元三二一~三七九年)書的「興福寺殘碑」,史維則書「大智禪師
碑」(西元七三六年建立),顏真卿(西元七○九~七八五年)書「多寶塔碑」,徐浩(西元七○三~七八二年)書「不空和尚碑」,柳公權(西元七七八~八六五
年)書「玄秘塔碑」,王羲之七代孫隋代智永禪師書「千字文」,懷素大師(西元七二五~七八五年)書「千字文」等,皆為隋唐書法大家的作品,亦係後代書法家
必須臨摹的範體書法,確是由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所產生的民族遺產。其中具有佛教文化史的價值,也表達了佛教信仰的傳播對於中國文化的貢獻。
▲碑林內懷素的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