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菩薩是誰
狼山的開山祖師,是大聖菩薩,其歷史詳載於《南通五山誌》,我曾見過此書,但因當時年少,未能讀懂其文。至於大聖菩薩在狼山的歷史,我只聽到傳說:說有一位行腳僧,到了狼山,見到山勢靈秀,便想在此落腳,但在當時的狼山,全為狼群蟠踞,大聖菩薩即向狼王情商,借與一衣之地,以便打坐修習,狼王以為一衣之地只是小小的一塊,所以慨然允許了;想不到,大聖菩薩將他的披衣一展,竟將整個的狼山全部蓋住了。狼王見了,知是大士化現,所以率領全體狼群,離開狼山,渡江而南。從此,江北不再有狼,為了紀念狼王的慨然相讓,這座山也就一直叫作狼山。
大聖菩薩究竟是誰?是什麼時候的人?為什麼稱為大聖菩薩?
相傳,他是一位外國人,他的名字叫作僧伽,大聖兩字,是後人加上的尊稱。在《宋高僧傳》卷一八的〈感通篇〉中,有著頗為詳細的記載:他是一位神異卓著的高僧,在他生前,常有神通變現,逝後直至很久,仍有很多的靈異,且比生前更多,更為普遍。但在這篇傳中,並未提到南通的狼山,在狼山的化跡,可能也是在其逝後的事了。
《宋高僧傳》的〈唐泗洲普光王寺僧伽傳〉,有一千八百字左右,在高僧傳的比例中,是較長的一篇傳記,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是很大很廣的。現在抄摘其部分,用饗讀者:
釋僧伽者,蔥嶺北何國人也。
詳其何國,在碎葉國東北,是碎葉附庸耳。
伽在本土少而出家,為僧之後,誓志遊方,始至西涼府,次歷江淮,當龍朔初年也。登即隸名於山陽龍興寺,自此始露神異。
嘗臥賀跋氏家,身忽長其床榻各三尺許,莫不驚怪;次現十一面觀音形。由此,奇異之蹤,旋萌不止。
中宗孝和帝景龍二年,遣使詔赴內道場,帝御法筵,言談造膝,占對休咎,契若合符,仍褒飾其寺卅「普光王」。四年庚戌示疾,勅自內中往薦福寺安置。三月二日儼然坐亡,神彩猶生,止瞑目耳。俗齡八十三,法臘罔知。在本國三十年,化唐土五十三載。
勒有司給絹三百疋,俾歸葬淮上,令群官相送,士庶填[門@壹]。
帝以仰慕不忘,因問萬迴師卅:「彼僧伽者何人也?」對卅:「觀音菩薩化身也。」
中宗勅恩度弟子三人:慧岸、慧儼、木叉。
代宗勅中官馬奉誠宣放,仍齎捨絹三百疋,雜綵千段,金澡罐,皇太子衣一襲,令寫貌入內供養。
天下凡造精廬,必立伽真相,牓卅「大聖僧伽和尚」,有所乞願,多遂人心。
太平興國七年,勅高品白承睿,重蓋其塔,務從高敞,加其累層。
又將欲建浮圖,有巨木三根,沼淮而下,至近浮橋且止,收為塔心柱焉。弟子木叉者,以西域言為名,華言解脫也。自幼從伽為剃[髟/米]弟子,然則多顯靈異。中和四年,刺使劉讓,厥父中承,忽夜夢一紫衣僧云:「吾有弟子木叉,葬寺之西,為日久矣,君能出之?」……僖宗皇帝勅以其焚之灰塑像,仍賜謚卅「真相大師」,於今侍立於左,若配饗焉。
我們從這一些摘錄的片段中,可以知道,僧伽大師,自唐高宗龍朔元年(西元六六一年),就到了中國,至唐中宗景龍二年(西元七○八年)坐化,其間有很多神異,因其曾現十一面觀音相,所以後人以為他是觀音化身。其後所顯神異,直至唐僖宗中和四年(西元八八四年),仍有神異顯現。其間已歷二百二十三年的時光了。
事實上,由「天下凡造精廬,必立伽真相」的情形看來,僧伽大師的逝後化跡,已經遍及「天下」。最初稱為「大聖僧伽和尚」,後來便簡稱大聖菩薩了,「大聖」一詞,本為佛陀及高位菩薩如文殊大士等的尊稱,既然僧伽大師是觀音化身,稱為大聖,自亦合理。但在狼山的大聖菩薩,全號是「大聖國師王菩薩」,一般均以他是大勢至菩薩化身。
▲狼山上頭戴毘盧帽、身著大龍袍的大聖菩薩。
又在《佛祖統紀》卷四○所載:唐中宗神龍三年(西元七○七年),勅高安令崔思亮,往泗州迎僧伽大師,他是西域何國人,唐高宗時到洛陽,行化至泗州。「師既至,尊為國師,出居薦福寺,帝及百僚皆稱弟子,度弟子慧儼、慧岸、木叉,御書寺額。」又說:「四年三月三日,僧伽大師坐亡,勅於薦福寺漆身起塔,忽臭氣滿城,詔令送歸泗州,俄芬芳帝里。」
因此,在狼山的大聖菩薩,便號為「大聖國師王菩薩」。最奇的是,大聖菩薩的頭上是毘盧帽,身上是大龍袍,據佛制說是不倫不類的,為何穿龍袍?未見記載。
狼山大聖,最能與《宋高僧傳》中符合的,便是他的弟子,木叉尊者的「侍立於左」的塑像。僧伽大師,共有三個有名的出家弟子,但在狼山,僅有木叉尊者一人侍立於其左側。從這一點看來,狼山大聖的道場,當是僧伽大師逝後數百年間才興起的。
泗州,在現時的安徽省內,這與江蘇的南通有著很多距離,僧伽大師的道場,便是泗州境內的普光王寺,他的舍利塔,《宋高僧傳》中也說仍在普光王寺,南通的狼山,不是僧伽大師的根本道場,是很明顯的。但到後來,「大聖僧伽和尚」的「真相」漸漸不為「天下精廬」所「必立」了,泗州的普光王寺也沒有狼山著名了,這也是事實。
《宋高僧傳》提到「建浮圖」,並有「巨木三根,沼淮而下」,而被「收為塔柱中心」。狼山頂上的支雲塔,位在大聖菩薩的正殿之前,高聳入雲,頗為莊嚴雄偉。相傳也有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工人,擔著兩段木頭,來到南通,經過城內,便留下一段,到了狼山,又留下一段,並且自我推薦,說他自己是最優秀的木匠。當時的狼山,正在興工,建造寶塔,但是塔基總是打不穩固,塔的重心總是捉拿不定。他說他有辦法,然而他只天天抱著他所擔來的那段木頭摸來摸去,摸了一個多月,也沒摸出一點名堂來,造塔的工頭,對他不耐煩了,便對他下了逐客令,他卻要求著說:「再做一、兩天,寶塔就要完工了,現在只剩最上兩層的整理工作了。」工頭聽他語無倫次,便把他趕走了。當他走了之後,工頭很生氣地把他留下的那段木頭,重重地往旁邊一拋一擲。想不到,就在這一拋一擲之間,奇蹟出現了,那段木頭之中,竟然裂開了一座美輪美奐的寶塔模型,只是頂上兩層,細工還沒有完成。狼山的寶塔,就照這座模型建造的,建造之後,塔基從未發生問題,上面幾層,卻常遭到風災與雷擊,到民國之後,還曾被雷打壞過一次。狼山的寶塔建成功了,南通城裡也以另一段木頭做模型,造了一座寶塔,直到我離開南通時,山巔與城裡的兩座寶塔,還在遙遙相望,屹然無恙。這一個傳說,雖與《宋高僧傳》所載不同,但也頗有近似之處。
當然,大聖菩薩的神異靈感,雖到晚近,在蘇北一帶,依舊遐邇聞名,其神蹟之多,自非《宋高僧傳》中所能盡載。又如狼山大聖的正殿建築,也有一段神異:據說工匠們正為大殿後牆的三番兩次的倒塌而煩惱之時,突然從山下上來一個和尚,他教工人把每塊兩尺多長半尺多厚的大青磚,在地面上像鋪地基磚一樣地鋪好,然後用他兩手將這道數十丈長、數丈高的大殿後牆,就地一托,便像托一張大紙版那般輕鬆地把後牆豎了起了。大家看得目瞪口呆,過一會正要感謝這位和尚的時候,這位和尚已經去得無影無踪了。從此以後,這道牆再也沒修理過,看來像是一道石牆,其實也只是磚砌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