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抉隱 王驤陸居士著
2010-9-5 22:31:23

  王驤陸居士著
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佛說法四十九年,只說圓覺二字,但始終無法說圓,因圓覺無相,乃生佛平等共具之心德,非可言說,覺是本性,圓乃德義,性非覺不顯,覺非修不圓,圓不圓,在汝自己,不在佛,不在法,何況文字,惟依文釋義,用資印證,如鏡照鑒,考證自己覺地如何,遂假名圓覺。圓覺者,一總持法門也,由此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妙用恒沙,無不從此流出,所以達體啟用也,故曰大陀羅尼門,名曰圓覺。覺相無相,此相乃指覺體,亦即如實知自心之體相,至打成一片時,方名曰圓,但必以起照為用,至事障斷,則煩惱盡,理障斷,所知盡,人法兩空,乃證圓覺。
如是我聞,可知經文只是助我耳根知識而已,我則隨文而思,思即入於修,非可分為三截也,此以信為主,凡十一善法,五十五位修證,無不以信為母,以思與所聞相合,即是修,修至相印者為契,契名修多羅,梵言契合,即符合也。上與佛心相符,下與自心相合,西文Suitable與之同音同義,要皆出於圓覺自然流露,不期而合者也。情以生文,文以合義,內印諸心,故由文字般若,開實相般若,借經以印照,然而徒聞無益也。昔阿難於無量劫前,與佛同聞佛法,佛成就而阿難仍為侍者,佛已涅槃而阿難尚未明心,則多聞不修之害也。
凡讀此經,心當圓觀,云何圓觀,如一了一切了,一中一切中,三乘即一乘等,破一切差別之相,會入不二,是曰圓觀,天台權立空假中,其實三觀即一觀,若有止觀,即非止觀,謂有圓覺,即非圓覺,畢竟無有少法可得。
未證三昧,不可與語圓覺,未見實相,不可與證圓覺,入不二門,通世出世,不驚不怖,庶可融通經義,非法有高下分別也,人有利鈍,領會各不同耳。
凡讀一經,必先明此經立場與宗旨。此經以悟後正修,直指心要,頓超覺地為宗,乃觀心最簡明切要法門,由理證事,知全行圓,一圓頓大乘了義之經,如來為最上乘者說,亦惟上根人不驚不怖。
此經處處照顧後末世眾生之修圓頓大乘者,從知未來眾生,未嘗無大根器人,非凡夫境界所可測知,慎勿輕彼後學,或自暴自棄也。
此經分三大段,一明悟因地法行,二修持方法,三除諸禪病,於理則反覆闡明,釋疑唯恐其不周,於法則逐門指示,說病唯恐其不詳,慈悲廣大,不可思議,非具有善根福德因緣者,無福聞此經也。
賢善首云者,正表此經之至德,讀此經時,應先讀末卷,謂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又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等,故惟如來能盡宣說,為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云云,是經之立場與宗旨,巳盡宣說矣。
覺性本無方圓之相,名為圓者,非方圓之義,以體無不遍曰大,法無不周曰方,用無不俱曰廣,又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如虛空無盡,故大,法為規範,依義立名,故方,由體起用,從用得名,義在廣博多聞,故廣,合大方廣之總德曰圓覺。
覺性本無方圓,覺時未嘗生,不覺未嘗滅,體無邊涯,絕諸分量,過去無始,未來無終,但有隱顯之別,姑以隱為不覺,顯則為覺,由體起用而大方廣之圓覺顯焉。
圓覺之初顯曰開始覺佛光,證此如來大光明藏陀羅尼心法時,如黎明微顯白光,即非昏夜,自然增進,永無退轉,至如日方中,便成大覺,但不可從文字會得,須就自性反觀,由經義以反證諸心,上契中道,下合機宜,是名修多羅。
了義者,決定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