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一是書為煦等親侍  諦閑大師圓覺道場,隨聽隨記。集三人之心力,經多次之考訂,而後脫稿。每一段落稿成,即呈 大師筆削點定。復請徐蔚如居士覆勘一過。力求精審,然後付印。蒙      大師錫名曰,圓覺親聞記,紀實也。
一此記要旨有三:一、凡關於名相,講義中未能一一羅列,而為學人所必應了知者。二、教理宏深,驟難領會之處。經      大師推闡盡致,可與講義互相發明者。三、 大師稱性而談,於講義外,別有發揮,的示吾人以起悟玄機,進修捷要者。以上三端,務求詳確。期以副弘法者之悲心,滿慕道者之深願。
一聽講時,煦等約定,各記所聞。每日聽罷,乃就三人所錄者,刪其繁複,會其精要,編纂成文。其中語氣,則一一求合講時口吻,輕重抑揚之間,不敢絲毫出入。惟當記錄時,雖各凝神屏氣,手腕欲脫。然猶有剎那而過,筆不及追者。故於      大師所講,不過十得八九。若曰一語不漏,愧未能也。
一此記之與講義,一是法座親宣,一是禪居手撰,同為      大師法語。然大師筆妙,得其粲華之舌以發揚之,精神愈活躍於紙上。故取此記與講義合讀,自能無幽不顯,無滯不通,有左右逢源之樂。在躬逢勝會者,恍如重理故書。即未預講筵者,不啻面聆法誨。煦等所以不辭譾陋,纂成此記。而於      大師語氣必求吻合者,此也。一讀佛書者,科判最關緊要!故此記於講義中科判,依照詳列,不敢苟簡。非但眉目清疏,便於讀時對照。且俾科判漸熟於胸中,而後本經之綱領義趣,秩然渙然,易於融會貫通。(按此條係單行本原文,今之彙編,即從省略。)
一書中皆用普通文字,務求顯豁。以期圓覺妙理,修持法要,得以普及。區區微意,幸 大雅鑒之。
一讀此記者,必與講義參互讀之,方得要領。故於每科所列經文,但標起訖,不更全載,以省篇幅。(按此條亦單行原文,今以彙編,無須複列經文。)
一本經全文,共十二章。講義開端,則有釋題。本書皆於每頁邊欄之側,一一標出,極便讀者檢尋。
一每章所記,因講演有詳略之殊,故文字有多寡之異,不敢意為增損。
一付印時細加校勘,反覆數次,歷時月餘,方告成書。亥豕魯魚,如仍不免,尚希校正見示,以便薈萃列表,另印單張,存佛經流通處,用備購取。不但煦等之幸,亦讀者諸君之幸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