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業,殺父親,害母親,破壞僧團,與提婆達多勾結,天天造謠生事,五逆罪造全了。提婆達多後來生身墮阿鼻地獄,阿闍世王得了重病,當時所有的醫藥都醫不好。幸好他有個大臣耆婆,他很聽耆婆的話,耆婆對他也很忠心,告訴他,你這個病只有佛能救。他自己想:我得罪佛陀太深,佛一定不肯救我,我也沒有臉去見佛陀。耆婆說:佛非常慈悲,只要你回心轉意,佛一定幫助你。所以他生大懺悔心,從此之後與提婆達多再不往來,真正回頭了。我們在《大藏經》中看到《阿闍世王經》,釋迦牟尼佛敘說,阿闍世王後來往生淨土。造那麼重的罪業,也能往生!
所以我們對於世間造作極重罪業的人不能輕視,我們要學善財童子、要學諸佛如來,對他要尊重、對他要禮敬。為什麼?他如果真正懺悔,說不定他的品位在我們之上,我們怎麼可以輕慢?「禮敬諸佛,稱讚如來。」我們只稱揚他善的一面,惡的一面絕不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永遠善,不夾雜絲毫惡念。人家造再多的惡,不要去想他,也不去聽,不見不聞。人家來告訴你都不可以聽,你如果聽,就上當了,阿賴耶識又裝了一些惡種子進去,惡的種子已經夠多了,再裝還得了嗎?聰明人不可以幹這個事情。我們只儲存善種子,絕不儲藏惡種子。這就是世尊在一切經論中,無數次開導我們、教誨我們要斷惡修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從哪裡斷起?不見不聞一切惡。能夠做到不見不聞,斷惡修善才有效果。佛又教我們常念佛恩,我們每一天迴向應當常念四重恩:念佛恩、念父母恩、念師長恩、念一切眾生恩。這多美好,這就是眾善奉行。
六祖惠能大師教導的言語是真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又說︰「若見他人非,自非卻相左。」左是墮落。他的意思是:你見到別人的是非,你自己已經墮落了。這話說得有道理,人家究竟是是、是非,實在講與我不相干,我們肉眼凡夫怎麼有能力明辨是非善惡?世間聰明人批評一個人的是非善惡,在什麼時候?蓋棺論定。像阿闍世王到底是善是惡?蓋棺才可以論定。他還沒有死,還有機會回頭,一回頭就是大善,世間諺語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他還沒死,你的論斷未免太早。我們如果明瞭通達這些道理,應用在自己生活上、自己修持上,會得大善利。我們的前途金色光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經文字字句句要留意,才能夠體會到華嚴境界不可思議,與會的大眾,只是執金剛神眾就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之多。以下略舉上首:
2、列名結數
所謂妙色那羅延執金剛神。
『執金剛神』是通號。十住初心就是初住位的菩薩,以海月光為代表;金剛神表二住位的菩薩,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特別要留意,此一大段九類神眾表十住位。
我們是凡夫,菩薩就示現修十信的凡夫。十信最要緊的是真正相信「佛正覺之果,無異自心」,與我們自己的心沒有兩樣,我們自己「本性清淨,如諸佛性」。這一部大經清涼大師分為四科︰信、解、行、證;這樣的信才是《華嚴經》「信」真正的意思。我們在凡夫位,凡夫的心依舊有妄想、分別、執著。雖有妄想、分別、執著,那是無明邊事,不是本性,本性還是清淨的。無明邊事就是識心邊事。法相宗講性、講識,性本來清淨,永遠不染著;八識五十一心所,有染有淨,不是本性;本性決定清淨的。所以從本性上說,叫「無依住智」。無依住智即是《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諸位要知道,無知之智是根本智,從根本智起作用就無所不知。根本智也叫法界性,我們在經上常看到。菩薩所有一切行(行是行為),都是普賢行。《華嚴》全經,自始至終,所有菩薩行都是普賢行,金剛神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普賢行,乃至於後面身眾神、足行神,一切諸神所表現之行都是普賢行,我們要明瞭。
這九類的神眾修十信心,說明他們是入十住位的果行,入十住應真,所以稱他為神。「應真」是佛門術語,心行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