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選讀 佛陀教育基金會選錄
2010-9-2 20:52:41

  
  佛陀教育基金會選錄
復菴和尚華嚴綸貫
佛滅度後六百年。有龍樹菩薩。世間文字一時讀盡。發心入龍宮看藏。見華嚴有三本。上本中本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遂記得下本回歸西土。自西土傳到此方者。乃八十卷經。三十九品。品分為七處九會。
七處九會者。初菩提場。說經六品。十一卷。二普光明殿。說經六品。四卷。三忉利天。說經六品。三卷。四夜摩天。說經四品。三卷。五兜率天。說經三品。十二卷。六他化天。說經一品。六卷。七重會普光明殿。說經十一品。十三卷。八三會普光明殿。說經一品。七卷。九逝多林。說經一品。二十一卷。
此乃下本前分四萬五千偈。尚有五萬五千偈。九品在西土。經雖未足。而序正流通意已備。何以知之。清涼國師判五卷經為序分。五十五半卷經為正宗分。十九卷半經為流通分。行願品為別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大以當體得名。常遍為義。常則豎窮三際。遍則橫遍十方。方以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則軌生物解。持則任持自性。廣以從用得名。包博為義。包則廣容。博則普遍。佛以就人得名。覺照為義。覺則悟大夜之重昏。照則朗萬法之幽邃。華以從喻得名。感果嚴身為義。感果則萬行圓成。如桃李華。先華後果。嚴身則眾德備體。如金玉華。但有嚴身義。而無結果義。嚴以功用得名。資莊為義。資則資廣大之體用。莊則莊真應之佛身。經以能詮得名。攝持為義。攝則攝眾生之無邊。持則持性相之無盡。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又復大是遮那之體。方是遮那之相。廣是遮那之用。佛是毘盧遮那佛。華是普賢屬大行。嚴是文殊屬大智。大意明欲得成佛。先以文殊之大智。運普賢之大行。莊嚴毘盧遮那佛果上體大相大用大。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又復大字配法身。方字配智身。廣字配化身及意生身。佛字配菩提身及威勢身。華字配福德身及願身。嚴字配相好莊嚴身。經字配力持身。故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世主妙嚴品者。世即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如經中說無量阿修羅王。無量諸大龍王。日天子等。此即有情世間主也。如說山神。林神。樹神。風神。河神等。此即器世間主也。如說普賢菩薩。寶燄妙光菩薩。大福光智生菩薩。大明德美音菩薩等。此即正覺世間主也。有情世間莊嚴器世間、正覺世間。器世間莊嚴有情世間、正覺世間。正覺世間莊嚴器世間、有情世間。三世間互相莊嚴謂之妙。故曰世主妙嚴品。
又第一會說如來依正法門(正報即自身。依報即所住屋宅)。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第四會說十行。第五會說十回向。第六會說十地。第七會說等覺妙覺。前七會普是次第說。謂之行布法門。第八會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凡說一法。一切法皆在裏許。謂之圓融法門。行布如桃華李華。先華後果。圓融如蓮華。華果同時。就圓融又有二義。一因該果海。二果徹因源。因該果海者。舉十信。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都在裏許。果徹因源者。舉等覺。妙覺。後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亦都在裏許。所以道。行布則教相差別。圓融則性相無礙。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則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則無量為一。無量為一。則融通隱隱。一為無量。則涉入重重。第九會說果法界。
又此經行動格式。先大後小。經首便云。爾時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於一切法成最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虛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此是大開一口吞盡十方世界了也。若於此承當未得。遂漸漸放小接人。以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信門。四十一卷經為眾生開發解門。七卷經為眾生開發行門。二十一卷經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