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品題
第一節、聖號的原因
本品是妙法蓮華經二十八品經文中的第二十五品,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佛為無盡意菩薩,詳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利益眾生的功德妙用。現在,先讓我們了解觀世音得名的原因;觀世音菩薩,為甚麼稱為觀世音呢?根據悲華、楞嚴、法華等經的記載,菩薩之所以號名觀世音,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願
悲華經說:在距離釋迦牟尼佛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如來應世,號名寶藏如來。當時有一位轉輪聖王的太子名叫不眴,信佛甚篤;有一次,非常誠懇的請求寶藏如來,率領弟子們到王宮受供三月,在這三個月當中,太子十分殷勤招待佛和弟子們的起居飲食,凡是一粥一飯,一茶一水,無不親自奉上,必恭必敬,唯恐不周,直到最後的一天,寶藏如來問不眴太子說:「太子!你這樣殷勤供佛及僧,究竟希望獲得些甚麼酬報呢?」
「世尊!世間的事物都是無常的,一切物質的享受都是虛偽不實,根本沒有甚麼東西是值得我的貪求和留戀。有的,只是希望在世間上所有不幸的人們,當他、她們受到種種苦惱煎熬時,如果稱念我的名字,我就能夠馬上用我的天耳來遙聽他、她們的音聲,用我的天眼來觀察他、她們之所在,而尋聲救苦,幫助他、她們脫離一切災難與禍患,給予他、她們的幸福與快樂,便於願足矣。慈悲的佛陀,願您鑒我愚誠,威力加被我吧!」不眴太子懇摯地回答寶藏如來的詢問。
當時,寶藏如來,非常佩服太子那種超越的智慧,和偉大的抱負,於是說:「好極了,好極了,良善的太子啊,您真聰慧,也真偉大,以後你就叫做『觀世音』吧!祝福你名符其實地深入世間,盡未來際去觀察世間所有苦難者的音聲所在,而去協助他們擺脫苦難的枷鎖,指導他們開創幸福而美麗的前途。」
最後,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當時的轉輪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生,而不眴太子,正是現在的觀世音菩薩。因為菩薩宿世曾在寶藏如來前,立下救苦救難的悲願,所以獲得觀世音的德號。
二、因中修證
在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曾經親自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在過去久遠以前,我曾經供養一位觀世音如來,承蒙觀音如來,教授給我一種「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的修行法門。最初,當我聽到世間上的謗毀聲,咀咒聲,嘆息聲,悲哀聲,幽怨聲,或讚歎聲,歌頌聲,歡笑聲的時候,不再像以前一樣,因分別執著,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反而倒過來觀察自己能夠聽到外來音聲的聞性。當我的觀察力與內在的聞性合而為一時,我竟然忘卻了外在的聲塵境界,只覺得內在的聞性有一種動相,與一種靜相相對待罷了。
後來,我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觀察力,控制自己情緒的衝擊,使自己進入一種極其寂靜的境界;這麼一來,就動者自動,我不知其所動,靜者自靜,我不知其所靜,而心靈中也再沒有動靜二相的存在。雖然,所有的動靜二相已被我殞滅,但能聞的聞性,仍然存在;因此,我再精益求精,繼續進取,修習不已,不但外亡其所聞的動靜二相,內亡其能聞的聞性,甚至連能忘卻能聞所聞的念頭都不起,於是能所雙亡,根塵俱泯,連盡相亦不可得。如有盡相可得,無異是住著于空;若住於空,那麼,雖然能空所覺之境,而能覺之聞性仍然存在。但當時我不但外盡其塵,內盡其根,而且連能盡根塵的盡相亦不可得。所以不但所覺之聲塵空,能聞聲塵的聞性亦空,因而超出人我是非的界限,獲證諸法無我的境界。
當時,我不知道我是宇宙,抑或宇宙是我,我和宇宙之間,恍惚打成一片,再找不出絲毫的痕跡。既無能覺之智,亦無所覺之境,有的只是空,最後連空的感覺都不存在。於是,我體會到覺而無覺,空而無空,覺即是空,空亦即是覺,空與覺同時達到至極至圓的境界!當覺與空都達到至極至圓的境界時,不但所空滅,能空亦滅,且法空,空空亦不生。至此,凡屬一切有生滅,有對待,有障礙而能障蔽人內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