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 太虛大師講述
2010-8-28 19:34:27

  
  太虛大師講述
  ──民國九年十月在武昌講經會提案──
出版說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部分,文中論曰的部分係「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內容。
前 言
一  明本經在佛藏中之相對位置
案曰:往常講經之式,都以懸論一經綱要、廣解經題,繼之科釋文義,編為次第。茲以綱要,經文自明,先事空述,轉厭繁仍。本經五題,亦見經文;結集者撮錄之略題,亦無於文前先釋之必要。故今直從經文為研究之起點。然與同人研究本經,於本經取為何種研究之對象,不可不先事討究之。佛應時機說法,法法皆為第一。後時說經者依遵之,往往持講一經,即崇其持講之經為獨尊無侶。夫隆重之以專其信,洵亦法王殊勝方便;無如揚於此者、不免有抑於彼,學者執之,差違隨起。大藏經論、多束之高閣者,講師之抱一擯餘,蓋未始非一種原因也。雖一一法皆為法界,亦一一法各住法位,故茲不將本經為佛法或一切法中絕對最高之法;但取為佛藏種種經論中占有一相對位置者以研究之。本斯意可提出與同人研究者,有六端焉。
甲  宗義上之本經相對位置──真言宗者
論曰:本經始終唯是持頂咒……陀羅尼灌頂章句也。
案曰:觀之論文,已足見本經於各宗派中當屬於真言宗矣。不第是也,真言宗專主事事無礙,以六大、四曼、三密為體相用。本經觀世音所說之四不思議。及七卷初佛說建壇儀軌、持咒行法,既完具四曼、三密之義相;且三卷中之說七大,皆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與說五蘊等異;四卷中說意根之根元,亦目為清淨四大,並有浮根四塵;不尤合真言宗六大為體之義,而特殊乎餘宗經論之唯以心性為體乎!又長水疏列別題曰: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者,猶云『中印度那爛陀寺(那爛陀、乃寺旁池中龍名,譯施無厭)所編定之藏經』也。其編定之大藏,以意揣之,於經藏中殆分有顯密之二教。於密教中,又分為灌頂部等之五部(五部見真言宗真實三昧耶經:東金剛部、南寶生部、西蓮花部、北羯磨部、中灌頂部,毗盧遮那如來主之。觀世音屬蓮花部)。而本經則屬於密教灌頂部中之一種經,故曰於灌頂部錄出別行。然則本經之必為真言宗經典,豈不尤可見乎!故昔者虞淳熙序憨山師本經懸鏡,亦云空中之鏡懸而照壇中之鏡,蓋持心咒之儀軌也。乃至舍咒心而談真心,是增益多聞,非世尊意,亦非憨師之意矣。亦足相與發明。然真言宗又大別為胎藏界、金剛界。胎藏界重在理,純詮果德。金剛界重在智,兼詮因行。竊指本經為屬於真言宗金剛界、由蓮花部觀世音因門證入灌頂部毗盧遮那果海者,願同人研究之者一。
乙  教乘上之本經相對位置──大乘普為出世乘者
案曰:佛之言教,咸能使人信解行證,載以運因至果;故凡教皆乘也。然以機感不同,教施非一,因是運載之用亦多差異。約言其概,略標如左:
    ┌小──阿含等
    │                    ┌三乘
教乘┤            ┌普為─┤
  │    ┌通共─┤      └五乘
    └大─┤      └會歸──法華等
          └不共────圓覺楞伽等
阿含等經為小乘教、易知。分之亦應有共、不共。共者,通攝人乘、天乘善法及緣覺法。不共,專指聲聞乘法。圓覺、楞伽等經,為不共大乘教,易知。華嚴、法華,頗有異論。雖古來皆以華嚴為不共大乘,但華嚴入法界品亦通攝二乘乃至人天善行。而法華既會三歸一,三廢一存,唯一無三,應是不共或非共非不共。然據其勝者屬當之,則華嚴不共,法華共為便。大乘教中普為乘教,則大乘經大都皆是。蓋以人天戒定、聲緣諦慧,既皆大乘階嶝,自應含攝靡遺。彼人、天、聲、緣乘機受之,固不妨自成其人、天、聲、緣乘法益也。然主行者實大乘教,特旁化及於人、天、聲、緣耳。按其旁化所及論之,可更析為出世三乘之普為乘,與世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