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序 
圓香 
地藏菩薩本願經,在佛教界視為佛門的孝  經,因為這部經的主要內容,是宣說地藏菩薩因地的行孝故事,及大悲願行,旁及因果報應,地獄情狀等等,這是我佛在忉利天宮,專為他的生母摩耶夫人而開啟的  法會,此經與我國重視孝道的傳統,不謀而合,故在民間流傳極為普遍,地藏菩薩,也為國人普遍所信奉,他雖沒有觀音菩薩那樣的「聲望」,但是提起幽冥教主地  藏王菩薩的聖號,一般人都不陌生,國人都知道有十八層地獄,想來也應與此經的流傳有關。
此經因為是宣揚地藏菩薩的大悲願行,所以  偏重在事相的敘述,而少作理論的闡揚,故俗眼凡夫,懷疑其說的,所在都有,迷妄眾生,甚至以為是我佛杜撰的故事,與神道設教相提並論,認為不過是神權時代  的產物,用以嚇阻作惡的人,而達到勸善止惡的目的,其實這是似是而非的想法,要知佛經所載,與一般神道設教,大不相同,凡佛所說,皆是親證的現量境界,照  一般語氣講,就是見到什麼說什麼,決不會添枝加葉,憑空虛構,而神道設教,就未必如此。不過佛稱大覺,他的所知所見,凡夫難以全知全解,能知能解的,就信  其有,不能領悟的,就說是無,這原是眾生的通病,不知佛無誑語,句句真實,能知能解的,我們固然要信,暫時不能領悟的,也該深信不疑,這樣方有入道之日,  才有親見親證之時。然迷妄眾生,總好妄作主張,強逞知見,不識事在理中,理非事外,既有是事,必有是理。
魯東趙亮杰居士,奉佛虔誠,行解並進,尤  深仰地藏菩薩的大悲大願大行,矢志弘揚地藏教化,亦思藉以重振我國孝道,特依萬法唯識之理,就地藏經所述之事相,而以理說明其所以然,使受持讀誦此經的  人,因事入理,因明理而益信其事,實在不虛,故題其書名曰:「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統觀全書,可說是註解經義的新方便,著者依經文次第,先於每品之  前,總說其大意,品名之義趣,次將經文譯為現代語,同時依唯識原理,說明其由來,如何以有天堂地獄等等,並運用現代一般人的科學知識,舉例作證,使人易於  理解信受。佛法很妙,不假以種種方便譬喻,實在不容易領悟,本書所取譬喻,不脫一般人的常識範圍,切貼而通俗,這也可說是本書的特色之一,而在每品之末,  復以己意,依義善巧發揮,慇懃勸信,尤見婆心,本書不但為註解經義,另闢一新途徑,向現代智識界弘揚經教,應是很投機的方便法門,近年常有倡議將經論譯為  語體文者,我以為若將經文譯為語體,不但有事實上的困難,且恐有違背原義的顧慮,不若採取此法,能可與原經並存,亦可各自流布,以註解視之可,以原經視之  亦可,如著者在序文中說:「至於解說方法,即將經文譯成語體,中間依『唯識觀』串插己意,俾使讀者一氣讀下而貫通之,以免顧此失彼之感,但已不存經中原  文,不得復名地藏經。」因是之故,即使或有乖違,也無像於原經,自有著者負責,若僅依文譯成語體,應與原經無異,則人必以佛經視之,若稍有乖違,就有斷送  眾生慧命之虞,且無可補救;若於本書,倘有疑議,仍有原經可考,當不至一錯到底。
闡揚經義,最重要的是,使人讀某經的註  釋,就能瞭解某經的義趣,對那些須要讀註釋才能明白經文的人,實不宜說得太深廣,有時讀古德註疏之類的著述,反覺比讀經更艱難,就是因為牽涉得大深太廣的  緣故,本來佛法圓通,一味到底,任取一句半偈,皆可直達本源,然眾生由迷到悟,到底還有個漸次在,所以佛陀施教,也有深淺不同,這沒有別的原因,祗是適時  應機而已。本書標題雖名「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但並非嚴謹的套用那諸多名相,廣為牽引,祇是就經上所述的事相,依唯識之理,作深入淺出的通俗解說,期  使讀書識字的人,都能看得懂,這應是著者的本懷,所以本書對造詣高深的緇素大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