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凈覺之路(上)
  生命與慧命

  人的生命,都有一個定數,而我們的「慧命」卻是無盡的!人的身體會從小慢慢長大,到了成熟的階段就停止了;而慧命則不論年齡老少都是天生本具的。但是,如果沒有加以啟發,慧命的良能仍舊無法發揮出來。

  如果我們一直不敢和人群接觸,做事怕麻煩,只想獨善其身,則慧命的成長就會停滯;因此,雖然人人本具佛性,但是凡聖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

  若能不斷地從人事中細心學習,就能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促使慧命的良能發揮出來。所謂「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道理就在此。

  老公公的話

  人有災難時都會祈禱。記得小時候經歷過空襲,當空襲過後,我們走出防空洞,所看到的景象實在令人終身難忘——遍地屍骸,此外,暴風還把人的殘骸吹到電線桿上,到處是斷手、斷腳,血淋淋的,真是慘不忍睹。

  那時有人就埋怨說:「觀世音菩薩怎麼這麼沒靈感(不靈驗)啊?為什麼飛機一轟炸,就死了這麼多人?」

  我記得有一位白鬍子老公公,穿著黑色的台灣衫,他感嘆地說:「觀世音菩薩不是不靈感,而是哭了、哭出血來了,他的淚水已化成血了。因為眾生不聽菩薩的話,所以災難這麼多!」這些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多年後,我之所以會發心創立慈濟,這也是原因之一;大地眾生沒有依循正見的教育,所以才會有「眾生共業」,我們應該呼籲大家發好心、立好願,希望人人都成為觀世音菩薩的手眼,人人都能有求必應。菩薩,不是從身外求;我們應該學習菩薩的慈悲智慧,並且發心付出,才能轉變業力,創造機運。

  尋根溯源

  平常人都是祈求趕快達成利己的心願。可是,地藏菩薩的願則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菩薩的大悲願讓我很震撼,所以我就想,出家後要奉獻我的生命;再加上我的師父——上印下順導師訓勉我要「為佛教、為眾生」;因為有這些精神理念的啟發,所以慈濟就順著因緣組成了。

  一開始的成員只有三十幾位,名稱則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多了「克難」兩個字,當初真的很克難,是從「竹筒歲月」的五毛錢草創。記得當時也有會員反應——怎麼這麼麻煩,一定要每天存五毛錢?我一個月繳十五元,跟每天存五毛錢有何差別呢?

  我說:「我要大家每天發一分好念、一分愛心,有好念善行,才會有福。」當你將五毛錢投入竹筒時,心裏便會想著:這五毛錢是要救人的。只要有這一念救人的心,就是救自己的心靈;表面上是救助別人,其實,這分愛救的是自己,也就是啟發自我的本性。

  樹的比喻

  有位居士,學佛未久,看到《勸發菩提心文》裏有一句:「金剛非堅、願力最堅。」他覺得很疑惑,因為世間最堅固的應該是金剛石,為什麼會是「願力最堅」呢?

  他以此請教無相禪師。禪師回答:「學佛,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發心行菩薩道,如果缺少願力就容易懈怠墮落、退失道心,所以必須以願力來堅固自己的道心;願力是成佛的根本,也是成就一切的力量。天下無難事——只要有心有願就有力量,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所以願力最堅固。」

  這位居士再問道:「為什麼所有的佛菩薩都發願要度眾生呢?」禪師回答:「若以一棵樹來比喻,眾生是樹根,菩薩是樹的花,佛則是樹的果實,希望這棵樹順利長大、開花、結果,就得先灌溉。生命是個共同體,因此,度眾生、救濟群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

  所以,大愛是成佛的根本,而大愛的意義是:愛普天下的眾生,要擴大心胸、包容天下萬物,這是修學者深切的願。

  尋找人生的方針

  釋迦牟尼佛因「一大事因緣」示現於世間,這一大事因緣就是「開、示、悟、入」四個字,意思是要啟發人人與佛同等的智慧。

  人來到世間都是被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