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願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稱霸,楚必襝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九) 先生因行佩(十)之矣。」。
(一) 服虔曰:二十兩曰鎰。
(二) 括地志云:褒谷在梁州褒城縣北。
(三) 師古曰:還,謂歸還韓。且行且燒,所過之處皆燒之也。
(四) 梟,勇健也。
(五) 屬,委也。
(六) 連,與相連結也。
(七) 師古曰:「特,獨也。專任之使將也。」
(八) 橈,弱也。音女教反。
(九) 趣與促同。
(十) 佩。謂授與六國使帶也。
食其未行,良從外來謁漢王。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計告於子房,曰:「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一)。」曰:「昔者湯伐桀紂,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二),釋箕子之拘(一作囚),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三)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四)倒載干戈,以示天下不復用;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息牛桃林之埜(五),示不復輸積。今陛下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夫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墓,去故舊,從陛下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親戚,反故舊,陛下誰與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無彊,六國立者,復橈而從之,(六)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此之謀,陛下事去矣。」
(一) 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畫也。
(二) 師古曰:「商容,殷賢人也。里門曰閭。表顯異之。」
(三) 師古曰:「式,亦表也。一說至其門而撫軍式,所以敬之。」
(四) 革者,兵車。軒者,朱軒也。謂廢兵車而用乘車也。
(五) 晉灼曰:「在弘農閣鄉南谷中。」師古曰:「《山海經》云:『夸父之山,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廣圍三百里。』即謂此也。其山谷今在閺鄉縣東南,湖城縣西南,去湖城三十五里也。」
(六) 唯當使楚無疆,疆則六國弱從之。
漢王輟食吐哺,(一)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二)!」令趣銷印。
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印信,語在《信傳》。(三)
五年冬,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候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語在“項籍“事中。(四)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餘人,其餘日夜爭功而不決,未得行封。上在雒陽南宮,從復道(五)望見諸將,往往相與坐沙中偶語。上曰:「此何語?」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上曰:「天下屬安定(六),何故而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已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今軍吏計功,以天下不足以封,此屬畏陛下不能盡封,恐又見疑平生過失及誅故,即相聚謀反耳。」
(一) 師古曰:「輟。止也。哺。食在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