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恆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玄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S版權所有㊣
  第二出其觀體者,只和一念即空不空,非空不空。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T版權所有㊣
  第三語其相應者,心與空相應,則譏毀讚譽,何尤何喜。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台寶閣,嚴土化生。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U版權所有㊣
  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V版權所有㊣
  第五誡其疏怠者,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般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W版權所有㊣
  第六重出觀體者,只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X版權所有㊣
  第七明其是非者,心不是有,心不是無,心不非有,心不非無。是有是無即墮是,非有非無即墮非。如是只是,是非之非,未是非是,非非之是。今以雙非破兩是,是破非是,猶是非。又以雙非破兩非,非破非非,即是是。如是只是非是,非非之是未是。不非不不非,不是不不是。是非這惑,綿微難見,神清慮靜,細而研之。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Y版權所有㊣
  第八簡其詮旨者,然而至理無言,假文言以明其旨。旨宗非觀,藉修觀以會其宗。若旨之未明,則言之未的,若宗之未會,則觀之未深。深觀乃會其宗,的言必明其旨。旨宗既其明會,言觀何得存存耶。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Z版權所有㊣
  第九觸途成觀者,夫再演言辭,重標觀體。欲明宗旨無異,言觀有逐方移。移言則言理無差,改觀則觀旨不異。不異之旨即理,無差之理即宗。宗旨一而二名,言觀明其弄引耳。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第十妙契玄源者,夫悟心之士,寧執觀而迷旨。達教之人,豈滯言而惑理。理明則言語道斷,何言之能議?旨會則心行處滅,何觀之能思?心言不能思議者,可謂妙契寰中矣。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錄目《禪宗永嘉集》,《大正藏》四八.三八九頁中-三九二頁上)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聖嚴識 永嘉玄覺(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俗姓戴氏,字明道,因其是浙江溫州永嘉地方的人,故稱永嘉大師。他八歲出家,博探三藏,特別精於天台教觀,與左溪玄朗(西元六七三-七五四年)是同門之友。後來自築禪庵,獨居自修,勤於禪觀而以見《維摩經》獲得發明心地。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七葉佛教書社^版權所有㊣
  故與東陽玄策遊方各地,竭見曹溪惠能大師之時,振錫攜瓶,繞著慧能行走三匝之後,立而不禮,慧能即說:「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玄覺答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慧能問:「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