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印光大師時代的佛教狀況
第一節  清末的時局狀況
佛教的發展,和時代及地區的習尚,密切相關。情末的時局狀況,對佛教的學風,有深刻的影響,自是無庸贅言。但清末的時局狀況,又是怎樣的呢?
自西元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後,清廷對外的戰爭及交涉,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在列強船堅炮利的逼迫下,除戰火波及之處,民亡、物毀之外.列強藉締結不平等的條約,始則要求通商、傳教,繼則割地、賠款,如有欲求不遂,軍事武力隨之,非達目的不止。至一八九四年的中日戰爭後,更要求在通商口建立工廠,要求在內地建鐵路,開採礦產,和劃分勢力範圍。使中國有面臨瓜分的危險(註一)。
清廷對內的處境又如何呢?自干、嘉的盛極而衰,因耕地不足,及龐大人口的壓力,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於是有白蓮教大規模的叛亂,費時八年(一七九六 —一八0四),才告平定(註二)。因戡亂而支出的鉅大經費和兵力的耗損,促使清廷統治的危機加深。更因鴉片戰爭爆發,外力入侵,使局勢惡化。接著太平天國的戰事又起,規模更大,東南精華地區悉淪入戰火區,人民被災流離,田園荒蕪欠收;雖力會國藩、李鴻章的定亂,卻隨即又捲入撚亂的洪流中。而以一九0O年庚子事變,義和團的無知盲動,終於釀成八國聯軍的慘禍。清廷自此,病入膏肓,直到一九一一年被推翻為止,可說,戰禍連年,無長期安定的生活(註三)。
在這種痛苦不堪的歲月中,藉信仰以安慰心靈,便成了民眾自然的需求。印光大師就是出生於這樣的時代裏。
第二節  清末佛教的處境
清末中國佛教的艱難處境,正如時局變亂的內外根源一樣。一方面是鴉片戰爭後,西洋勢力的湧入,特別是傳教士藉此機會,在中國境內大肆擴張,破壞神像、摧毀民族信仰、侵奪教產,造成各地層出不窮的教案(註四)。另一方面,則來自清廷政策上的壓迫,因張之洞(一八三七——一九O九)在戊戌變法之年,著《勸學篇》,主張用全國寺廟財產與學,作為興辦教育的經費,獲朝廷批准(註五)。後雖由西太后廢止(註六),然始終為各省土豪劣紳所覬覦,寺廟財產被並占者,不計其數。使佛教經濟陷入更嚴重的危機。
由於佛教對中國歷史文化,已有悠久深厚的關係,值此噩運時期,激發有識之士,出面挽救,欲使佛教自劫灰中重獲新生。章太炎居士(一八六八——一九三六)首先於光緒三十一年(一九0五)發表「告佛子書」,一面喚醒僧徒認清時代,要急起直追自辦學校。一面忠告當時的士大夫們,不應對佛教有此荒謬舉動,應對此世界最高的佛法加以發揚(註七)。
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天甯寺文希法師,首創普通僧學堂,招收僧青年入學,施以新佛教教育,後雖被保守派所阻擾,事業中挫(註八);但,楊仁山居士(一八三七 ——一九一一)於光緒三十三年(一九0七)就「金陵刻經處」設立「祇洹精舍」,招集緇素青年十數人,研究佛學、漢學及英文。就學緇素中的歐陽竟無、仁山、太虛、智光等,因而成為日後五十年來中國佛教的領導人物(註九)。楊仁山居士被稱為「現代中國佛教之父」(註一O),實非虛譽。
另外,由於日本淨土真宗的介入,引誘杭州地區的中國佛寺,受其以日本政府的保護為名,納入其系統(註一一),引起清廷的警覺。於是兩江總督端方,在宣統元年(一九0九),於南京三藏殿開辦僧師範學校,聘月霞、諦閑兩法師相繼主持教務,培養佛教師資人才。大虛、仁山、智光等,亦曾在此受教育(註一二)。
總之,佛教因受滿清政府的岐視與壓迫,加上西洋傳教士的侵凌,遂激起僧青年的自覺自救。各省既有興學的風氣,僧青年亦能警覺時代變局中的革新之道,於是中國新佛教之風氣,便開始在僧青年中醞釀。
第三節  清末佛教思想
清末的佛教思想,在時代潮流的沖激之下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