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何種生命—若弱、若強,若可見,若不可見,若將生,若已生—皆願彼幸福,無一例外。
⊙如果我們能從狹小的自我私利當中得到解脫,進入宇宙浩瀚無邊的生命,我們便能怯除痛苦,得到永恆的自由。
⊙對行為客觀瞭解是改進習氣的先決條件。
⊙造成人類的差別並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我們的念頭。
⊙所有你不能捨棄的東西,到最後它就會擁有你。
⊙欺騙並不是好事,因為它減損了我們的實性。
⊙眾生把自己封閉在自我的桶裏,桶口用自我的塞子堵住,最後,丟入自我的井裏。
⊙如果想要別人瞭解你,你就必須先和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上。
⊙聖人不必在心中構築任何身心狀態,也不意圖去架構或摧毀任何狀態。
⊙我執就如同流膿的暗瘡,使我們受苦的就是這個「我」。
⊙語言是外在的思想,思想是內在的語言。
⊙最清楚的觀念往往因為複雜的論究而變得不明瞭。
⊙人想得愈少,就愈愛講話。
⊙容器在愈空的時候聲音愈大。
⊙當你講得過多之時,所想的一半已不存在。
⊙每個人都是自己製造幸與不幸的人。
⊙幸與不幸就像刀子,全看你是抓住刃或柄,再決定它會傷害我們或對我們有幫助。
⊙運氣非常不好的人可以安心,因為不會擔心會有更壞的運氣。
⊙瞋怒經常由愚行開始,而由悔恨結束。
⊙有幽默感的人就能享受人類的矛盾。
⊙若想藉著別人的安慰來解脫的人是永遠不可能解脫的。
⊙徹底的認識了我們的無知你就會解脫,但是眾生總是用更多的無知來束縛自己。
⊙學佛除了智慧之外還要有勇氣。
⊙若於思惟中硬加一念知見,即是生滅。
⊙一切起心動念皆是多餘的分別執著,因為終究會過去的。
⊙無常於二十四小時中皆平等的支配著一切的眾生。
⊙知見不立知,當下即是涅槃。
⊙迷昧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望文生義,三世佛冤。
⊙我們製造了幸與不幸並稱它為命運。
⊙結婚—就是無論用何種羅盤都無法發現航路的荒海。
⊙心好處處好,心壞處處壞。
⊙這世上對某些人來說,是為了要爬升的梯子;對某些人則是為了要下降的梯子。
⊙因為人生苦短,所以我們並沒有時間一直將憎恨及不平留在心裏。
⊙人生就是—在不知道什麼是人生之中,已經過去了一半。
⊙人生就像尾巴一樣,長度並不重要,好才是最重要的。
⊙與其說人生像舞台,還不如說像角力。
⊙沒有一種悲傷不會經由時間來減輕及緩和。
⊙心的痛苦比肉體的痛苦還要壞得多。
⊙喜悅—是內心解脫自在的表現。
⊙人類現在已經變成—自己所使用的道具的道具了。
⊙孤獨是智者最佳的乳母。
⊙彌陀的本願並不挑選老少善惡之人,只要有信心便可。
⊙信仰是人生意義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誕生各種任務的認識。
⊙永遠不要安住在一個念頭認為自己很有修行。
⊙幸福是不能求得的,只有高高興興地過日子以招來福氣。災禍是無法避免的,只有以不害人的心來遠離災禍。
⊙障礙者,如天空裏的雲,水裏的污泥。若有障礙,則月雖明而不顯,水雖清而不現。
⊙若知現前境界皆是夢幻泡影即真修行。
⊙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種甘露,而無智慧的忍辱是一種壓抑。
⊙佛法不離方便法,我們要給眾生無限的希望。
⊙圓覺的本性並沒有給你任何的業障,皆因萬法唯心,都是自己的問題。
⊙心性本無雜念,本無生滅,祗因一念妄動而有無明。
⊙若不強加分別一切境界,則業障就不會現前。
⊙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我們要遠離惡緣在於事相中的習氣也須漸除。
⊙在不同階段中,若悟平等法性皆可融通。
⊙覺道不必將心求悟,但於一切煩惱處透得過,便是悟處。
⊙真理並不需要標籤,它不是任何人的專利品。
⊙佛教的「信」,其重點是建立在知見與了解上,這是由確知而生的堅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見,並不是從盲信而生的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