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莫論人非。
  
  ◆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自己。
  
  ◆有智慧的人,永遠不見他人過失。
  
  ◆聰明難,糊塗更難。
  
  ◆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己能,不揚人惡,自然化敵為友。
  
  ◆心能平等,我們就能處於一個和諧的世界。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昇華到最高點,就是聖人。
  
  ◆對自己的享受消極,對大眾的福利積極,就是行菩薩道。
  
  ◆兩個人吵架,甲對乙說你很主觀,乙對甲說你並不客觀,主客二觀,無所標準,是非永遠存在。
  
  ◆凡愛說人不是者,往鏡前一站,鏡中出現一個醜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過一念驕心;再大的罪過,抵不過一個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有定力。
  
  ◆山不轉路轉,境不轉心轉。
  
  ◆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覺悟真理的人,即擁有真正的生命。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於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施比受更有福。
  
  ◆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瞭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起煩惱時,要迴光返照——退步原來是向前。
  
  ◆所謂的「放下」即是把什麼事都化為沒有的力量。
  
  ◆凡事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別人著想,便是慈悲。
  
  ◆適當的欲望,是人類所必須的,但超過了範圍,痛苦、罪惡,便如影隨形。
  
  ◆人的價值,在於奉獻與犧牲。
  
  ◆當你心中有美時,從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將會不同。
  
  ◆知足者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多數人在緣生緣滅中,搞不清楚自己的去來。
  
  ◆凡事要隨緣,不要攀緣。
  
  ◆佛陀從不勉強別人,做不喜做的事情,他只告訴眾生,何者善?何者惡?生命還是要自己掌握。
  
  ◆學佛不是對死亡的一種寄託,而是當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錯誤必生煩惱,罪惡終歸毀滅。
  
  ◆佛法是什麼?佛法既現實又超越,既超越又現實。
  
  ◆給人希望,不要給人絕望。
  
  ◆捨(放下)盡一切(包括煩惱),當下自在。
  
  ◆海闊縱魚躍,天高任鳥飛。
  
  ◆能容納異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偉大。
  
  ◆人常想病日,則塵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則道念自生。
  
  ◆無法去除內心的煩惱,縱然遍遊世界,也得不到快樂。
  
  ◆法律是事後追訴,但傷害已成事實,因果是事先防範,能杜漸防微。
  
  ◆善惡之間,總在一念。一念錯,全盤皆輸。
  
  ◆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正好可以調整自己的缺點。
  
  ◆行善不求回報,無緣(條件)大慈,同體大悲是聖者之行。
  
  ◆上德不德,下德執德。
  
  ◆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
  
  ◆忍辱多福。
  
  ◆名字有什麼相干?我們叫做玫瑰的,叫任何別的名字,仍然一樣芬芳。
  
  ◆吵鬧處,須冷靜。冷落處,須熱情。
  
  ◆古今庸人,敗於「惰」字。古今才人,敗於「傲」字。
  
  ◆事無難易,惟心堅忍可成矣!所謂金剛非堅,願力唯堅。
  
  ◆人命呼吸間,宜當力除偷安、懶惰。
  
  ◆真正的苦行是修平等心。
  
  ◆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好友。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盛喜勿許人物,盛怒勿答人書。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