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個源頭,一切智不能產生。把握著一切智的本質,把握住一切智的源頭,這叫「全知」。
什麼叫「全能」?宇宙萬生萬物之「能」為我之「能」,這叫「全能」。假如你說著相的「全能」,那上帝也不能生孩子!所以佛法說到究竟之處,無法可說。
第一次因(最初因)
哲學家所講、所爭辯的也只是「第一次因」,所以黑格爾講「一切存在是心靈的現象」,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馬克思說「一切的思想、觀念、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物質功能的反射」,他們是爭「第一次因」。黑格爾沒有否定物質,馬克思也沒有否定心理的現象,他們只是爭「第一因」。
佛法的用心也是跟哲學家一樣,我們追求的是「最初因」。我們了解最初因以後,我們對宇宙人生就不會再有疑惑了,我們的心靈就邁入一個嶄新的境界。所以學佛法沒有那麼多理論,沒有那麼多道理,只要「心空及第歸」,也就是說心要空空朗朗,「如日處虛空」,沒有陰暗面。
學佛法的入手功夫:反省、觀心
學佛法,是要學成佛的方法。
修學佛法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反省。用開倒車的方式,以自己的行為為「經」,以有關的人和事為「緯」,就這樣子反省。
一種方法是觀心。古人講靜坐觀心,其實不必。假如你觀心做上三個月的功夫,保證味道是很濃厚的。怎麼做?就是說,你在想什麼,你自己要知道,亦即「念念自知」。
各位現在在想什麼要知道是很容易,但是在平常的任何場所,譬如散步、辦公、演講的時候,自己腦筋在想什麼,自己都知道,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可是你自己一定要知道,因為我們自己在想什麼都不知道,在佛法來講,這就是「無明」,真正的無明就是這樣的解釋。
很多人覺得情緒不好,就去找醫生看,醫生說這是情緒的週期性現象,人每隔一段期間就會有低潮出現,其實這是亂講。因為你在想什麼,你自己都不知道,有煩惱當然不會知道是什麼原因。實際上我們說錯一句話、看錯一件事、想錯一個問題,都是煩惱的原因。假如你腦筋想什麼你都知道、而且善於抉擇的話,你的煩惱就沒有了。修行的入手功夫無非是如此。假如你要守竅、要觀想,那就很容易入魔。
禪就是認識自己(斷惑),也是佛陀的心法
有些人修行很好,自己發光,我們不印可他,我們不說他這樣修行就算很好、很到家。我們不說他修行修得不錯,不是說我們吝嗇恭維別人,而是怕害了別人。他打坐能發光,我們不認為他修行修得對,因為他沒有斷惑,他的意念之根沒有拔掉。
修行以斷惑為了事,人不能斷惑,沒有辦法,那不是真正的開悟。真正的佛法是斷惑。既是真正的佛法又能代表佛陀的心法,就是「以心傳心」的禪宗。而禪宗一句話就可以講完,就是「認識你自己」。
我想各位有時間、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認識你自己,把自己一件一件的拿出來分析,說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沒有身體,我現在很講衛生,媽媽卻說我小時候還抓大便,可見那時候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既然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沒有身體,無風不起浪,畫一幅畫也必須有一張紙,我們的觀念、認識又是以什麼做基因而產生的?我們找到這一點就夠了,你突破這一點,你的身心馬上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我是誰」?靠什麼會使你產生經驗?小孩子拿水來喝,燙!第一次、第二次燙,第三次就曉得吹吹、試試。有了經驗,我們就可以由單純的經驗,累積到複雜的經驗,我們就有個比較,分析那個有利、那個有弊。有分析、有比較,就有思惟作用,而思惟作用原來並沒有。既是本無,所以佛法叫作妄心,是虛妄的心。我們又為什麼會產生出妄心呢?因為我們有一顆真心。身心的六根面對六塵,因此有了六識,以為外面的存在是真實的,我們迷失了最圓最純的一顆心,而把它裝進了許多「見塵」,心垢愈積愈多,把真實的自己徹底埋沒了。我們只消用反次序,把真正的自己找出來,人生就會活得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