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一半 -- 往事百語4 星雲法師著
2010-7-31 21:54:35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小時候我和其他人一樣,也有喜惡之情。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我不捨晝夜地去做;逢有不喜歡的事,則棄之如敝屣。有一天,我的師祖卓塵長老和我說:「你喜歡的事情,固然要去做,但也應該有所節制;你不喜歡的事情,如果對他人有益,你也一樣要發心去做。」從此我開始努力嘗試著去做一些雖然不是自己所喜歡,卻能利益他人,與人為善的事。
  
  出家以來,我一直不擅長佛門很重要的經懺佛事,但是為了幫忙遠地的師兄,我常常披星戴月,翻山越嶺,一天走上一百多華里的路程,只為了趕赴一場超度佛事。如是達數年之久,我經歷不止百臺的焰口法會。在耳濡目染之下,我學會了各種楗槌梵唄,也熟悉了法會懺儀的程序,少年初學的我,由此體會到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所帶來的法喜。然而對於當時一般寺廟趕赴經懺、度死重於度生的情況,我始終不以為然。
  
  二十一歲時,我擔任南京華藏寺監寺,雖然訂定了各種新的寺規,但是為了促進與舊僧之間的融和,以達到改良陋習的效果,對於經懺佛事的頻繁,我還是保持容忍的態度。來到臺灣後,我矢志從事佛教文教工作,寧受饑餓貧困,也不稍改初衷。在三十年前,我創辦壽山佛學院時,為了籌措資金,我也曾打破往例,在太平間通宵達旦為亡者誦經超薦,我不覺得勉強,也不以為辛苦,因為我是在為眾生累世的慧命募集道糧。如今眼見一所所的佛學院成立了,數以千計的佛子在畢業後為佛教奉獻心力,我深感欣慰。
  
  我向來沒有音樂素養,也毫無高歌吟唱的雅興,但是為了使正信的佛法能在寶島順利地弘揚開來,我將滿腔的弘教熱忱一傾而出,寫成詩詞,請人譜曲,我還組織佛教聖歌團,延聘老師教唱,到各地去高展歌喉,居然廣受歡迎,而深奧幽玄的法義就在輕快悠揚的樂聲詮釋下,迅速地深入人心。後來,我又陸續舉辦佛教梵唄歌唱比賽,以及梵音海潮音演唱會、錄製佛教音樂唱片、發行錄影帶,也都獲得了廣大的回響。我以身體力行證明了,即使不喜歡「哆雷咪」,不認得「五線譜」,只要有心,也能以樂曲歌聲為佛教作法音宣流。
  
  自從學佛以來,我一直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度化眾生,因此,雖然在念佛方面曾有愉悅忘我的心得,但向來不以「往生西方」作為自己的修行訴求。然而,剛開始在臺灣弘法時,為了度眾的方便,我也曾於各地遍設念佛會,並經常主持佛七法會,開示念佛法要,如此持續近三十餘年之久。當初因念佛因緣而皈依三寶的信徒,後來不是投入佛門披剃出家,便是成立佛化家庭,他們積極參與各種佛教活動,對於臺灣佛教的蓬勃發展有著莫大的貢獻。念佛修行不但莊嚴了彼生的蓮邦,也淨化了此生的娑婆。
  
  我曾在大陸金山寺、天寧寺的各處禪堂參學,在禪七中,我雖然曾經體會甚深禪悅,卻不主張槁木死灰般的宴坐冥想,我以為真正的禪味源自心頭,而非枯坐。儘管如此,為了攝受不同類型的眾生,我不但舉辦了多次的禪七法會,並且在短期出家修道會、教師佛學夏令營、大專佛學夏令營等活動中,開辦禪坐課程,藉著這項活動,也激起不少學員的向道之心。目前佛光山正在籌建大型的禪堂,我希望藉由正確的修禪調心,能使整個社會更趨於祥和安樂。
  
  過去,一位密宗的仁波切曾對我說,學密要有十年顯教的基礎,否則容易走火入魔。後來,我入世佈教,也不倡導修密,但是,我並不予以排斥,我反而主辦顯密佛學會議、禪淨密三修法會,我想藉著這些活動,來促進各宗派彼此的了解,團結佛教的力量,以達到益世度眾的成效。
  
  我自幼家境貧寒,出家以後,在叢林參學,物質更是缺乏,不但經常三餐不繼,不得溫飽,身上的衣襪也盡是撿同參道友們千瘡百孔的舊物來穿著。在如此艱困的生活下,久而久之,遂養成我不上街購物的習慣;但是,當我領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