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中的觀念。譬如眼前有一張棹子,大家都認定是棹子,便是從客觀知識所產生的概念。至於這張棹子好不好,各個人的觀念便不一致,這是一種情見。知見當然比較情見正確,但是棹子不過是一團核子的結合體,仍是幻相,並非不變的實體事物。所以知見和情見,都是妄見。這些妄見,都藏在潛意識裏便成為業習。所以第八識稱為藏識。因為它可以生起意識,領導一切行為,所以又稱為種子識。人的行為可以改變種子識的習氣,種子識又可以決定行為的方向,彼此互為因果,稱為種現相熏;等於檔案室儲藏舊案,可以作處理新案的參考。而新案又可以變更舊案的處理方法。亞里士多德認為由行動而生性格,相當於現熏種的說法;叔本華認為由性格而生行動,相當於種熏現的說法。二者都有所偏,不及種現相熏的圓融;且和生理也可以配合。人的大腦,有三種皮質:一是新皮質,主管意識的活動;二是舊皮質,主管潛意識的活動。新舊皮質可以互相影響,而舊皮質更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此即種現相熏的作用。三是古皮質,生理學家對於它的功用,尚未研究出結論來;我認為是儲藏覺性的如來藏識(第九識)。有的稱三種皮質為三種腦系,即新舊腦系,原始腦系,以之配合唯識學說,更為切合,孔子所說的性近習遠;墨子所說的:「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傅玄所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佛家的熏習理論,完全相合。李翱復性書云:「人之所以稱為聖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樂、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性既昏而情斯匿」。情便是習,六根追逐六塵,本性便被六塵所蒙蔽。
習氣本來是後天性的產物,有了習氣,便是生死的根本;有了各種不同的習氣,便有了不同的六道輪迴。有了輪迴,便有了生、老、病、死、苦,要解脫輪迴的痛苦,必須從源頭上截斷眾流。唯一有效辦法,便是淨化人心的習氣。大智度論云:「聖賢雖斷煩惱,不能斷習」。如難陀尊者過去生中好色,證阿羅漢果後,已斷色慾,但入廟必先觀女眾,是未斷習。孔子的四十而不惑,是已斷煩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斷習。二者相隔三十年,可見斷習之難。也可見孔子重視此一問題。佛家對於斷習,採用的方法甚多,歸納起來,不外治心和觀心兩種。
治心:遺教經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注重治心功夫。治心是消滅已起的妄念,使其不再繼續;制伏未起的妄念,使其不起現行。儒家的誠意正心,也是同一作用。妄念的種類,不外貪、瞋、痴三種,眾生一切行為的動機,都是起於貪、瞋、痴,稱為三毒。等於三條毒蛇纏繞住我們的身體,不能動彈,且隨時有生命的危險。儒家所說的三戒,也是一樣的: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鬥,便是瞋;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色,便是痴;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便是貪。佛家最基本的戒條,便是五戒。等於儒家的五常。戒殺是仁;戒盜是義;戒邪淫是禮;戒妄語是信;戒酒是智。此外如佛家的三十七道品,大部份屬於治心法門。儒家的修齊治平和四維八德種種德目,也都不外是治心功夫。但只有原則性的規範;佛家才有具體的方法。除了施捨、持戒、忍辱、精進外,還有念佛、念經、念咒和禮佛觀佛,都是集中意志的制心方法。做到極處,便能淨念相繼。一方面可以排除雜念,發生治心的功能;一方面有互動的作用,發生感應的功效。此為儒家所不可及之處。
觀心:治心法門,是勉強抑制的作法,不是徹底有效的辦法。惟有禪定的觀空,可以明心見性,此為觀心法門。念佛到了一心不亂的三昧境界,也等於觀心。心本是佛,因被妄念蒙蔽,不能見性。所以修禪定和修念佛三昧的人,能夠停止識心的活動,把真心顯露出來,證得本來面目。所以叔本華說:「直觀是真理的根本,概念雜有虛妄」。觀心與治心的不同,也便在此。儒家的格物致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