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心理的困惱與一切苦,都是由於昧於事物存在真相的無明而產生。因此,無明被稱為“輪回的根源”,輪回是由每個人自己所創造的苦境,是一種不自主的循環,被迫出生、死亡與重生,充滿了悲慘。我們都在其中輪轉,直到消除內心的無明障為止。嫉妒、貪婪、傲慢與惡意,這些只是少數出於無明的煩惱,是障蔽了自性清凈心的一些惡念。我們為何認為以上這些是惡心呢?因為,出於業與煩惱的影響所做的行為,會造成苦。凡是抱著惡心的人,終將經驗到自己所造下的不快樂。苦的循環與六道輪回,就是根據這種方式產生的。因此,所有導致這種結果的行為,以及激發這種行為的煩惱,都稱為惡業。如果想要得到真正恒久的安寧,完全止息痛苦,一定要從心中凈除所有惡業,這是唯一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譬如,我們被不潔凈的地方煩擾,與其破壞這個地方,還不如把它弄幹凈,就可以好好地享用。美麗的公園不會永遠存在,它所在的地區,以前可能非常不可愛。但是,因為適當的清潔、修飾與美化,便能夠享用。我們應該以完全相同的方法,對待心念。思想會導致痛苦,但是停止思想並不是解決的辦法。我們可以運用善巧的心地法門,消除所有出於無明的惡念。如果我們這麽努力,就能夠得到真正的安詳,遠超過一般短暫的事樂。如前所述,短暫的享樂只是比較微細的苦,真正的安詳,要完全止息根本的苦才能得到。只要斷除苦的根源,悲慘的情況就不可能再發生。我們便會經驗到真正恒久的安詳,一種無可比擬的快樂。現在,我們可以了解,不先根除煩惱,不可能得到永恒的快樂。只要心被無明及其他的煩惱遮蔽,我們所經驗到的快樂,都瞬間即逝。惡業使我們無法主宰、調伏自己的心,這本身就是苦的例證。心念滋生出來的東西,必然具有苦的本質。
  譬如,花園中長著有毒的植物,要消除這種危險,修剪枝葉或剪斷枝幹還不夠。要確保這棵植物不再長出有毒的幹莖、樹葉與果實,唯有把它根除。一定要挖掘到深處,毀掉長出毒素的根部。我們要運用同樣的方法,對待心念,以便從生存的苦況中解脫出來。如果探索的不夠深入,最多只能暫時減輕某一項痛苦。要徹底解脫輪回,一定要消除苦因,它的根源在於無明。只有智慧能夠消除無明,這是深刻了知所有事物存在真相的智慧。我們通常昧於事情的真相,就像前面討論過的苦況,我們經常被愚弄,把苦的來源當作是快樂的來源。我們不能辨認無明與煩惱,甚至不能辨認自己受苦的真相。我們盲從無知的衝動,聽命於它,好像把它們當作我們的師長與向導一樣。被煩惱系縛的心,總是把無明的願望投射在真相上,我們盲目地隨從這種願望,把它當作真相。學習禪修與佛法的目標必須是對治無明,才能用來有效解決我們的困難。修行之道要能夠帶領我們消滅苦的根源,才稱得上是宗教的道路。尤其我們必須運用智慧面對並消除一種特別的無明,也就是  “我執”,或“自我意識”。當下如果能夠檢驗自己的內心,便能夠清楚發現,自我意識強烈地影響著我們。因為不具備明辨、正知的智慧,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心念受到這種根本煩惱的影響有多嚴重。自我意識的意義如下:
  無論我們做什麽事情,譬如,現在正在聽開示,我們對於這個“我”、“我是誰”以及“我什麽樣的人”,都有著某種感受。“我”的感覺強烈又直覺,我們覺得的“我”,和其他所有東西分隔,獨立存在。我們不會停下來想:這個“我”是依身、心或是其他東西才存在。相反的,這個“我”看來巨大、實在、獨立。這種感覺一直跟隨著我們,我們盡力執著這個觀念。於是,“我”變得比其他所有東西都更重要。這種把“我”的本質扭曲的傾向,形成主要的無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