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用意識思想的,都不是究竟的,便再往上一步,捨 棄一切緣的思想意念,達到世間禪定的最高境界;但他們仍在於「非有想」的微細意念上,念頭雖不動,感受依然存在,故名「非無想」。
  因此,四禪與四空處,加起來合稱為八定。從修行的歷程上看,完成此八個階段,的確不易;但其縱然修到第八階段,仍未脫離三界的生死範圍,當定力退失時,仍舊跟普通的眾生完全一樣。因為他們依舊有在漏有為有我的五蘊法中。五蘊與三界的關係如下:
  三界眾生:(1)欲界中——以色蘊為主要的我。(2)色界中——以受蘊為主要的我。(3)無色界中:空憮邊處、識無邊處——以識蘊為主要的我。無所有處——以想蘊為主要的我。 非有想非無想處——以行蘊為主要的我。五蘊有我。
三、滅受想定
  要想入定,必須修行,當你進入定境之後,如果貪著定中的喜樂,繼續不斷地享受下去的話,便無法進入再上一層的境域。所以,由得初禪後再從初禪的定中起 來,始能進入第二禪,次第進入第八階段,均得如乘火箭,一直往前之時,也在節節揚棄。釋迦世尊發現外道禪尚無一種禪定是真能徹底解脫煩惱的,所以另在第八 階段之上,再加一倍,稱為滅受想定,也就是滅卻微細的心意感受。五蘊中的行蘊之後,便進入空或真正無我的境界。此定著眼於心理活動的空去,不在於色身的有 無;事實上,若在人間修有心此定,身體依然存在。四禪八定,雖稱有四種色界天及四種無色界天,如果未舍人間欲界的色身之前,色身雖然仍在欲界的人間,他的 精神領域,則已在色界天或無色界天了。不過那是指正在入定的狀態下,出定之後,如果仍能始終保持定中的心境,那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修定而得定的人, 大致上會偏於厭離塵世,喜住深了野外,人事不干擾處。
  (選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