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到三昧的程度。心集中在鼻端即嗅得天香,心集中在舌端即感到天味,心集中在眉心即見天色,心集中在舌的中央,即感天觸,心 集中在耳即聞天音。以上皆是驅除散亂昏沉,使心漸住於一境的方法。如將以集中在胸腹之間的蓮華部位,即見光明放射,如寶珠,或如日月星晨。如將心集中在自 我,便會很容易進入廣大如海、無限與清淨的味了。
三、瑜伽經的作者及內容
  《瑜伽經》的著作者,名叫帕坦嘉利(Patanjali),他的年代尚無定說,大概是活躍在西元前三世紀到西元四世紀之間印度宗教界的一位大師。前面 說過,瑜伽本為印度古宗教哲學的共同所有,到了數論派,將其哲學理論化,而成為智瑜伽(Jnanayoga),瑜伽派的帕坦嘉利將其實際修行,作體系化而 成為事瑜伽(Karmayoga),他們的目的則同為達到將人的自性從煩惱的擊縛中脫離出來而回到禪我去。他們雖然崇拜自在天神(Mahesvara), 那卻不是他們最高的目的,僅是達到解脫的一種手段,故已帶有泛神論的色彩了。所謂神我,便是無慾清淨的自性的存在。也可以說,瑜伽派出於佛教之後,受了佛 教無神論的影響所以雖信唯一神,卻在信仰人格神的高境界時,便把自己淹沒在神性之中,而以神性當作各人的目性了。
  《瑜伽行》分為四品:(1)三昧品(Samadhi-Pada),說明三昧的本質。(2)成就品(Sadhana-pada)說明進入三昧的方法。 (3)功德品(Vibhuti-pada)說明由苦行及三昧而獲得神通。(4)獨存品(Kaivaly-pada)說明靈魂離開物質的宇宙,邊歸於神我, 此也即是瑜伽行者的最高目的,亦即是他們所以為的解脫境界。
  瑜伽行者修持禪的一個特色,是除了調息及集中注意力於身體的某一部位之外,須口唱唵(om)字訣,心念梵字的字形及其字義,則能消一切障礙,進入禪定。
  瑜伽的三昧有二種:(1)是集中精神於一定的目的物而發的三昧,杜絕一切外界的印象,僅存有內心的活動。(2)是沒有任何一定的目的物,精神仍然集中而發的三昧,此連內心的活動也靜止了。
  從上所見,印度的瑜伽,對於一般人而言,確已有了足夠的吸引力,所謂自我或神我(Atman)或梵淨(Brahman)的程度,實際上已是擺脫了物慾煩惱而感到了輕安自在。但它仍有一個神我(Atman)在,所以不是佛教的空。
 
印度佛教的禪
  在印度,對於瑜伽的修行方法及其體驗的層次化、組織化、系統化早最的一個人,不是瑜伽學派的帕坦嘉利,乃是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世尊。帕坦嘉利雖在釋 迦牟尼世尊之後,充其量只是將外道禪作了系統性的組織和專門性的闡楊,並未跳出有神論或神我的精神世界,只是從物質世界脫離出來,進入一個純精神的世界; 佛陀則在學習了所有的禪定的方法之後,認為那還是有(神)我的境域,並非絕對的自在解脫,尚有化入神我、與神和合一的感受,便不能稱為真的解脫,所以在將 外道禪定層次化而為四禪八定之上,另加一級名為滅受想定(Nirodha-samapatti)才是真正的解脫。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古典之中,例如《奧義書》(Upanisads)早已講到修習禪習禪定的方法,主張以調息、調身、調心以及口誦唵(Om)字進入禪 定,在《婆羅門書》(Brahmanas)及《奧義書》中也都說到,依六重的瑜伽而見梵神(Brahman),即是利用氣息的調理、五官為心力集中的集 點、冥想、止、觀、無我為達到解脫物慾煩惱的目的,但是到了釋迦牟尼釋尊,才將諸派外道禪定,列起一個層次和系統來。此等記載散見於《阿含經》、《長阿含 經》、《增一阿含經》等經及《俱捨論》、《大毗婆沙論》等論中,現在依據〈禪法要解〉略為介紹如下:
一、四禪的心理與生理狀態
  1、初禪:以瑜伽的方法捨除貪、嗔、癡、慢、疑等五蓋,以正念驅止色、聲、香、味、觸等五欲的擾亂,獲得一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