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辨識及容易獲得專注。三、觀照腹部上下即是觀照身念處的風大,可直接觀察 法的本質。四、在傳承上為明貢西亞多所採用的方法。五、行者統一採用相同的方法。對那些觀照力弱的行者授予觀腹部上下當做禪修對象,對觀照力已強化的行 者,則開始觀六根對境界的明白生滅。對參加禪修的行者來說,觀腹部上下並非強制性的,對那些習慣用安那般那念(觀呼吸)的行者,他們被允許固守他們的心在 鼻端,觀照呼吸的進出。

    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緬甸1948年脫離英國獨立,1949年緬甸總理烏努(UNu)及烏囤(UThwin,曾任國會議員),邀請馬哈希西亞 多到仰光烏囤設置的禪修中心(ThathanaYeiktha)教授佛法及禪法。目前禪修中心每天早上三點起床,可禪修至晚上十一點,靜坐和經行交替修 習,全面開展內觀,但需避免陷入專注的禪定。禪修中心建議全心投入至少6至12周的訓練,即使是初學者也可經由這種密集訓練,迅速開發正念與內觀智。靜坐 時,以觀腹部上下為主要對象,但生起較強烈的身心現象,可轉移禪觀到生起的身心現象,並對它命名稱念,如:「痛、痛」,但避免對該身心現象的內容進一步的 認同或介入思惟,這個輔助的技巧對行者收攝心念有不少幫助。禪修中心由起初的約5.5英畝擴展到20英畝,建築物由6棟增至70棟以上。馬哈希西亞多的禪 法迅速開展至今在緬甸境內就有幾百處密集禪修中心。而在美國、英國、澳洲、印度、尼泊爾、泰國、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日本,也有馬哈希禪法的教導。

      1954年,緬甸佛教在國家贊助下,舉行「第六次結集」,它的意義在於興隆上座部佛教,以及提高緬甸獨立國的地位。在這次結集中,馬哈希西亞多被委任一個 重要的角色,即擔任三藏經典最後的審訂人之一,在審訂的過程中,若遇到文法、語源和措辭用字的問題,其他人都會徵詢他的意見。在朗誦、審察、勘校、編輯三 藏經典之後,還繼續詳加訂正註疏部分,總共審訂117冊,而每冊約350頁,為期二年多,在1956年,亦即迎接佛歷2500年,完成這歷史性的任務,使 新版本的藏經完成了更有可讀性、明白及可查究的特色。

    1957年馬哈希西亞多獲得政府封贈「最高大哲士」(Agga-Maha-Pandita)的榮銜,這榮銜是贈予精通巴利三藏及滿二十年戒臘者,當時緬甸已有五十多人榮獲榮銜。

    馬哈希西亞多一生中,共有八次出國:

    1952年到泰國、柬埔寨、越南;

    1953年、1959年到印度、斯里蘭卡;

    1957年到日本;

    1959年到印尼;

    1979年到美國、夏威夷、英國、歐洲;

    1980年到英國、斯里蘭卡、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1981年到尼泊爾、印度。

      在所有的弘法活動當中,他永不疏忽他的禪觀,他小心地觀照任何起身動念。這種認真的修行態度使他具有特別的智能給予行者最適當的指導,他的強固正念使他具 有強健的身心精力和對法有精妙的理解,甚至到了老年,他的讀、寫和研究的能力都未減退。1982年8月14日,馬哈希西亞多死於一次嚴重的心臟病,而前一 天晚上他還向一群行者開示。馬哈希西亞多的過人才能與一生的弘法成就,使他列名當代佛教大師的榜上——

    貳、內觀基礎/馬哈希法師著

    《內觀基礎》目錄一、英譯序/茅塔諾……………………………………9

    二、簡介…………………………………………………13

    三、止與觀…………………………………………&hell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