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緣中做好分內的事  曾經問過他,你覺得自己是個成功者嗎?  他回答:我覺得自己還不算成功,成佛才算是成功。  曾經問過他,回首80多寒暑,一生夢想是否都已實現?還有哪些未竟心願?  他回答:其實我不曾刻意或計劃要如何如何,一生常應大眾的需要隨緣付出,有因緣,推也推不掉;沒有因緣,求也求不得。至於我的角色,只是在因緣中做好自己分內的事。  曾經問過他,最終希望得到怎樣的歷史評價?  他回答:把我看做一個普通的和尚就好了!我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出家人,一個出家人而已!  曾經問過他,如果可以重來,人生作何選擇?  他回答: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當和尚,但願來生,還能再做和尚,甚至生生世世我都要做和尚。  歷史定位不可動搖   談到大師的歷史定位,歷史學家唐德剛認為,以佛教大小乘千年來的舊教義和一成不變的舊組織,來適應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風起雲湧的民主科學和市場經濟的新生 活方式,就難免有格格不入之感了。如今改革開放已是世界潮流,為配合亞洲世紀之出現,佛教之現代化,後來居上,走向世界,蓋為當代歷史之必然。   大師數十年來對佛教的改革創新,改變了一般人對佛教的負面印象,不只是正法的弘傳,對族群融合、文化創新、心靈提升,更發揮了深遠的影響,貢獻良多。因 為大師的「人間佛教」既有義理思想上的理論根據,又有實踐方法上的具體可行,使得佛教能夠蓬勃發展於現代,在台灣開出燦爛的花朵,甚且枝榮葉茂的繁衍於全 球。  文化評論家林谷芳說:「愈多的知識開拓,往往帶來更新、更多的未知領域。隨著文明的發達,我們反而愈看到宗教的不可取代。」誠然,時代愈動盪,愈需要佛法的安定;國土愈紛亂,愈需要佛法的清淨;生活愈悲苦,愈需要佛法的喜悅;社會愈黑暗,愈需要佛法的光明。  21世紀,當世界走向全球化發展,人類也面臨一場巨大的挑戰,社會結構、生活方式、行為模式乃至道德觀念都在不斷解構並且重組,人類的心靈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如何使國與國之間,人類與大自然之間,乃至於一切有情無情之間和諧相處、共尊共榮?  答案可以在85歲的大師身上去尋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