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經》是華嚴宗最重要的經典,稱為「經中之王」,最後歸宗在《普賢行願品》。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帶領華嚴法會像大海一般多的菩薩,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沒有一個遺漏在外的。《法華經》是天臺宗最重要的經典,稱 為「純圓獨妙」。《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稱「南無阿彌陀佛」,都能證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法華經》的宗旨,成佛了,也就是圓滿證 得諸法實相。《法華經》「一稱南無佛」,是哪一尊佛呢?南無阿彌陀佛。所以《法華經》的宗旨也在這裏顯示出來。所以,《彌陀要解》就說:《華嚴》奧藏, 《法華》秘髓,都歸在淨土一門當中。這是指兩大經王。
底下又說兩大菩薩所作的論:
「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起信」就是《大乘起信論》。馬鳴菩薩是釋迦牟尼佛滅後五百年間,出現在印度的一位大菩薩,他在《大乘起信論》當中就說:如果想得到菩薩不退轉,要成就佛道,阿彌陀佛念佛法門是最殊勝、最方便的。
「易 行疾至之道,龍樹闡於《婆沙》」:龍樹菩薩是世尊滅後七百年左右,出現在印度的一位大菩薩,稱為釋迦第二,是大乘八宗共同的祖師,智慧廣大,一生的著作非 常豐富。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當中,有一品叫做《易行品》。《易行品》是說明怎樣容易地到達菩薩不退轉地。因為我們要修行成佛,沒有達到不退轉地之 前,都是會退轉的,都不是有決定的把握的。一旦達到不退轉地,只進不退,那就決定可以成佛了。要達到不退轉地,按照通途教理的修行很困難,要「修諸難行, 久乃可得」,經過多劫種種修行,中間還有退墮的危險。如果依阿彌陀佛本願,就可以非常容易、非常快速地到達不退轉地,稱為「易行疾至之道」。在《易行品》 當中,龍樹菩薩就說: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有人念我南無阿彌陀佛,歸命南無阿彌陀佛,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入必定」:當下就進入,必定不退轉、必定成佛之位,決定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印度的兩位大菩薩,都是鼎鼎有名的。
下面說我們中國的。佛教傳到我們中國來:
「釋 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智者大師是天臺宗的祖師,被稱為「東土小釋迦」,稱為釋迦牟尼佛的後身。他撰寫了一部著作,叫《十疑論》,破除 種種對於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疑惑與誤解。智者大師雖然開顯天臺宗的教法,目的是引導眾生歸入淨土法門,他本人一生專心一志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自古講 「台淨不分家」,天臺宗和淨土宗幾乎不分開的,所有學天臺宗的人都會迴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智者大師的引導。
「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永明延壽大師也有說是阿彌陀佛示現,宋朝人,淨土宗的十三祖當中的第六祖,也是禪宗的祖師。他一生的教化引導是萬善同歸,歸入西方極樂世界。
他 有《四料簡》,八十個字,所謂「有禪有淨土」、「無禪有淨土」、「有禪無淨土」、「無禪無淨土」,這四種狀況;非常簡捷、明快地說明禪和淨的功效力用上的 差別,而勸導我們應當專修念佛。永明大師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最有權威,最有資格的,並沒有抑禪揚淨的偏頗,因為他同時是禪宗與淨土宗二大宗的祖師。他禪是 大徹大悟,卻是終生念「南無阿彌陀佛」的。
「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這些經典,這些菩薩,這些祖師,他們所教導的,最後都是要引導一切根機的眾生,都能往生極樂,證悟佛果。
「三乘」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乘;「五性」是指五種眾生的根性:
第一種叫做聲聞種性。他八識田裏邊有聲聞的種子,他將來可以成為阿羅漢。
第二種叫做緣覺種性。他有緣覺的種子在八識田當中,他可以得緣覺果。
第三種叫做菩薩種性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