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西方極樂世界,原是唯心淨土;導師阿彌陀佛,原是自性彌陀。遂捨實事執空理,令人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竟將如來普利聖凡之道,認作表法寓 言。只期一悟,餘皆不計。致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婦顓蒙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也。其病由於好高務勝,實未深明高勝 之所以然。竟致弄巧成拙,求升反墜,甚可悲傷。(三編下  .淨土生無生論講義發刊序)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當處即是,無往無生,此理甚深,非法身大士,不能領會契證。然法身大士亦不廢事修,所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彼則唯論理體,此則理事雙融。故為上聖下凡,同修之道。平生專精一志,則臨終蒙佛接引,彈指即生。(三編上  .覆卓智立居士書三)
【註】
心 與境,本無二致,有什麼心,即有什麼境,此所謂依正不二、心境一如也。禪重即心即境,故言心淨國土淨;淨則即境即心,所以土淨即心淨。未實證者,多執理性 而捨事相,不知理事一如、心境無二也。故大師於破此執理廢事、執心捨境之偏見。徹悟禪師亦有此論,大破其偏。其云:「非謂唯心,便無外境。且娑婆之穢苦, 安養之淨樂,皆唯心現。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受用。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唯心之穢苦,以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 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執淨土為心外求法者,須詳審此義,捨凡心取佛心,捨穢國歸淨土。一得往生,則契於究竟之無取無捨,透達唯心之究竟實義。
念佛一法  取捨皆是
究竟無取無 捨,乃成佛已後事。若未成佛,其間斷惑證真,皆屬取捨邊事。既許斷惑證真之取捨,何不許捨東取西、離垢取淨之取捨?若參禪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 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彼不究法門之所以然,而妄以參禪之法破念佛,則是誤用其意。彼無取捨,原是醍醐。而欲念佛者,亦不取捨,則便成 毒藥矣。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不可相非,亦不可固執。唯取其適宜,則有利無弊矣。(增廣上  .覆馬契西居士書二)
自心是佛  更要念佛
今之口談大 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癡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癡?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 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而謗者,罪深萬倍。其曾研究佛法,非全無利益,但作未來得度之因。其以身謗法之罪,不知經幾何劫量,在三途中受諸罪 苦也。(增廣上  .覆鄧新安居士書)
汝 所說自心作佛,是佛心度自心,我即佛,佛即心,心即佛。此種說話,上等人則得益,下等人則受病,不可注重於此。若注重於此,或致生大我慢。謂我即是佛,何 用念佛?須知由其心即是佛,故佛教人念佛。若心完全與佛不相符合,如冰不可入爐烹煉。唯其心之本體,與佛無二,故佛令人念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煉 凡夫夾雜煩惱惑業之佛心。俾彼煩惱惑業,悉皆四散消落。唯留清淨純真之心,方可謂心即佛,佛即心。未到此地位說,不過示其體性而已。若論相﹝事相﹞與用﹝力用﹞,則完全不是矣。佛之心,如出礦之金。吾人之心,如在礦之金。雖有金之體性,了無金之功能。是以自心是佛,更須要認真念佛,求生西方。愚人不知此義,不是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便是執理廢事,妄謂證道。(三編下  .覆周陳慧淨居士書)
憶佛念佛  必定見佛
《念佛圓通章》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三編上.覆韓覺安居士書二)
念佛法門,其來尚矣。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恆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