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五重玄義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清西有沙門蕅益智旭 解
【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即心即佛、至圓頓即佛即心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不簡機務、至穩當不假方便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
是故淨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
【略註】
          蕅益大師於《要解》中,首即標明修行最直捷、最圓頓、最簡易、最穩當、最方便者,唯持名念佛。此即從一代時教中選出淨土一門,於淨土門中選出持名一行,以 示修行徑路。何以持名一行最方便、最直捷、最了義、最圓頓?若觀大師最後所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則可深明此義。一部《要解》,即圍 繞此義而闡揚淨土宗義。能以此眼目縱觀全文,始知一部《要解》,自始至終,字字句句皆歸念佛一行,千言萬語無不在說念佛。
        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廣開八萬四千法門,皆為眾生了生脫死。唯稱名念佛,求生淨土一法,最直接,最圓頓,最簡易,最穩當。通觀《要解》則知:
        「至直捷」者:念佛之人,但稱名號,即生淨土而證佛果。不經迂曲,無諸繁瑣。是為至直捷也。
        「至圓頓」者:念佛之人,善根福德同佛,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一聲稱念,即圓轉五濁。雖是凡夫,卻高登補處,光壽同佛。是為至圓頓也。
        「至簡易」者:唯稱佛名,無須觀想、參究等。簡單易行,人人可依;乃至日念一聲,但終身不替,便決定橫超。是為至簡易也。
        「至穩當」者:有願必生,稱名必生,萬不漏一。已願已生,今願今生,當願當生。現生發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是為至穩當也。
        《要解》即圍繞此四點而敷演其義,以彰本願名號不可思議功德,以導眾機歸稱名一行。
          持名一法,雖極簡易,卻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簡易穩當,直接圓頓,尤為不可思議。古大德有鑒於此,故於淨土三經中獨尊《彌陀 經》,列為每日必修之功課,良以三經雖通說念佛,然《彌陀經》最簡易明瞭,易於受持故。古德著疏亦多註解此經,以彰持名一行,共暢如來度生本懷。
【要解】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
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
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 山而已。
【略註】
        自古以來,《彌陀經》著疏雖多,今流通於世為世人熟知者,多為《彌陀疏鈔》、《圓中鈔》及《彌陀要解》。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廣大精微,旁攝諸宗,多涉玄理。傳燈大師《圓中鈔》,高深洪博,多涉台宗妙觀。以上二書,因其內容龐博,義理繁雜,故使初機淺識, 難得其要。稍有智識者,雖有涉入,亦多迷於理,而忽「信願必生」、「稱名必生」之淨宗要義,以至「信願難階」也。蕅益大師有鑒於此,再著《要解》,擇繁就 簡,握其大要,唯彰「信願持名,必生淨土」宗義,特顯五濁惡人,但稱佛名,現生住不退轉,往生高登補處之殊勝。並極盡善巧,導引一切眾生,當死盡偷心,專 稱佛名。
        觀此序說,知《要解》正為攝初機淺識之輩、執理廢事之人,同入信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