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花誌果 - 果報錄(下卷) 汪道鼎著
2012-8-7 17:08:45


坐花誌果——果報錄(下卷)

清.汪道鼎著  鷲峰樵者音釋

一、受污不辯
遺食好安貧者脈  償銀藉慰病人心
氣寬量大儲陰德 如此良翁哪裡尋
【正文】常 州魏廉訪之封翁,樂善好施,精於歧黃【(史記)黃帝使歧伯嘗味草木,典醫療疾。(按)黃帝咨於歧伯而作內經,世稱醫為歧黃,本此。】。求醫者不論貧富,皆 盡心治之,不索謝。赤貧無力者,轉捐資贈以藥。遇鄉民來城就醫,必先予之粥或餅餌【餌,音耳。(說文)餌,粉餅也。】。食已,始診脈,曰:「遠行而益之以 饑,血脈多紊亂【紊,音問,亦亂也。】。我遺之食,而俟其少休,脈始可定。我豈好行其德哉?我將以神吾術也。」其託辭以行善,皆類此。
【釋文】常 州魏廉訪的父親,樂善好施,精通醫術。上門求醫的人,不論貧富,都加盡心治療,不圖回謝。對那些十分貧困的病人,反而贈錢送藥。遇到遠鄉來城求醫的人,一 定先讓喝點粥或吃些餅,吃完,才開始診脈。他說:「這是因為走了遠路,加上饑餓,血脈多有紊亂。我讓他們先吃點東西,稍稍休息一下,脈才能安定下來。我  哪裡是想要行善積德,只是要用這種辦法來顯示我醫術的神妙!」他行善所藉口的託辭,大多如此。
【正文】嘗 為人延往治病,病者枕畔失銀十兩,其子惑讒言,疑公取之而不敢問。或教之執香跪於公門,公見而訝之,曰:「若何為者?」對曰:「有疑事欲問,恐長者見責, 勿敢言。」公曰:「第言之,弗汝責也。」乃以實告。公延入密室,曰:「事誠有之。適暫移以應急需,原擬俟明日復診時,密歸趙璧【(史記)趙得楚和氏璧,秦 請以十五城易之。藺相如奉璧而往;既獻璧,視秦無意償城,乃紿取璧,遣從者懷之間行歸趙。(按)世謂還物曰歸趙璧,本此。】,今既承詢及,可即取去,幸勿 為外人道也!」遂如數兌銀予之。
【釋文】有 一次先生被請往一病人家中治病。病人枕頭旁丟失了十兩銀子,他的兒子聽了讒言,懷疑是先生拿了,但又不敢當面問。有人就教他拿一柱香去跪在先生門前。先生 見了,奇怪地說:「這是為什麼呀?」答說:「有樁疑難事,想問先生。怕老先生見怪,不敢說。」先生說:「你說吧,不責怪你!」病家子才以實相告。先生把他 請進密室,說:「確有此事,我是想暫時拿去以應急需,原打算明天復診時,如數偷偷還回去。今天既然你問起了,可以馬上拿回去。請你千萬不要向外人說!」馬 上如數給了他。
【正文】方其子之執香而來也,人咸謂公素謹飭,不宜以穢行重誣長者。及取銀歸,則皆喟然曰【喟,五醜切,音魁,去聲;又音蒯,歎聲。】:「人心之不可知如是哉!」一時謗議繁興,公聞而夷然不屑也【夷然,自若貌。正字通,凡遇事物,輕視不加意,曰不屑。】。
【釋文】剛才病人兒子來先生門前跪香,大家都說先生一向謹慎高尚,不應該誣陷有道德的人會有這麼骯髒的行為。等他們見到病人的兒子拿著銀子出來回去了,都異口同聲感歎說:「人心之不可知,竟到如此地步!」於是七嘴八舌誹謗議論之聲四起。先生聽到之後,神態自若,毫不在意。
【正文】未 幾,病者疾癒,拂拭床帳,得其銀於褥底,始大驚悔,曰:「失物固在,奈何陷長者於不義?宜速往對眾歸之,毋使久抱不白冤。」遂父子偕至公門,仍執香而跪。 公見而笑曰:「今又何為者?」忸怩而對曰【忸,女六切,讀如玉;怩,音尼,慚色也。】:「向所失銀固在,疑誤長者,罪當死。今繳還公所賜銀。小子無知,捶 撲惟命。」公笑扶之起,曰:「是何妨?勿以介意。」其子從容請曰【從,音舂。從容,緩貌。】:「前日讒言得罪長者,何以甘受  污名而不辭,致某慚愧無地?今既蒙垂宥,敢問其故?」公笑曰:「尊翁與我同裏○【○,音汗,門也。】,素知其勤儉惜財。方在病中,聞失十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
Powered by iwms